【专家介绍】 阮享彬,男,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所物理教研员,中学物理正高级教师。兼重庆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物理学会中学教学专委会理事等。 20年基层学校教学和12年教研工作经历中,长期专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专业化研究,《义务教育物理(沪科版)》教材核心作者,曾荣获全国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市级教学成果奖6项,主编《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课型教学策略》
摘 要:科学论证是高中物理学科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简谐运动”教学为例,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助”两种教学组织方式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支架,逐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关键词:科学论证;师生互动;同伴互助;教学组织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
摘 要:良好的思维品质是科学思维要素中关键能力的体现,表现为在解决问题中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和收敛性等品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最佳时期,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最终使学生具备可持续性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
摘 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对学生的理科学习和未来的科学研究意义深远。高中物理课堂是科学思维品质培养的主阵地,如何设计好课堂,使之发挥最大的育人价值就很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
摘 要:教材不仅是核心知识的载体,更有很多素材为学生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埋下了“伏笔”。以人教版“反冲现象 火箭”一节为例,结合教材正文、课后习题、教参解答等素材进行重新加工、拓展迁移,从而促成高中阶段学生对火箭发射及动量守恒问题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惯性参考系;动量守恒;反冲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4)10-001
摘 要:以人教版教材“简谐运动”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的困惑。重构知识逻辑,通过教学实践展示如何通过合理搭建支架缩短知识思维跨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高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支架教学;简谐运动;圆周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4)10-0021-4 收稿日期:2024-05-2
摘 要:新课标提出“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的理念,以苏科版“动能 势能 机械能”的课堂教学为例,介绍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堂教学的策略:深挖教材,精选主题;结合实际,优化设计;设置问题,构建课堂。 关键词:主题为线索;动能;势能;魔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4)10-0025-3 收稿日期:2024-07-10 基金项目
摘 要:科学本质教学对于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为此,研究细化孟克-奥斯本融合模式,创建了“融合模式”课堂流程模型,利用思维逻辑图与史料探索时间线的绘制,通过教学实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通过实际教学问题的思考,结合该模型进行基于科学本质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本质;融合模式;牛顿第一定律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学习是认知、实践与情感体验的过程,有效学习还伴有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等监控过程。依据学习监控涵义阐释了其遵循的目的性、协同性、进阶性原则,并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物理学习监控的引导策略:学生习得监控背景知识,为监控提供先决条件;引导学生自定计划,为监控提供前提保障;通过过程诊断与反馈,为监控提供参照依凭;设置镶嵌型监控任务,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关键词:物理学习;监控
摘 要:教学中多方面的信息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滑动摩擦力教学中的两个难点为例,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设计实验教学,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及原理分析,消除“匀速”对学生的困扰;通过“多变量”“定量化”实验,明确接触面积不影响滑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并通过对“单变量”和“多变量”的比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控制变量法。 关键词:认知冲突;滑动摩擦力;等量替代法
摘 要:教育部为了贯彻在考试评价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在考试评价中加强了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物理试题是核心素养中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考试评价中的体现,分析了近两年来部分省市高考物理试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情况,从命题角度、试题形式等方面,分别就不同案例加以归类说明与分析,包括古代典籍在物理学方面的科学价值、典籍里承载的人文
摘 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上更加重视评价的育人功能,倡导以跨学科实践情境进行试题命制。课标立足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以2023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题为例,分析其中的跨学科情境试题,探讨初中物理跨学科情境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跨学科;情境;中考物理;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明陈酿和智慧之果,其中蕴含的传统典故、传统技艺、文物遗址、科技成就等元素,加以恰当利用,可以成为命制相关物理试题、弘扬中华文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资源。以2021—2023年重庆中考物理A卷为例,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物理试题中的渗透与体现,有助于长期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物理试题的命制,使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摘 要:以命制“热力学第一定律”试题为例,多角度探究以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情境化试题命制策略,以期命制出契合学校特色、满足高考要求、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情境化试题。 关键词:热力学第一定律;物理核心素养;情境化试题;学习进阶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4)10-0054-4 收稿日期:2024-01-11 作者简介:
摘 要:实验误差是物理实验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对于实验误差的一般认识和分析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之前的必学内容。如何从一般的误差分析中凝练物理实验的本质,突出中学生在实验观察和分析过程中的教学反思,窥探出实验误差背后的物理公式和数学分析,对培养具有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生活中常见的智能手机作为实验载体,立足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单摆实验,对单摆实验周期的结果中包含的各种误
摘 要:物理验证性实验具有目标明确、程序清晰、实验严谨等特点。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是学生的必做实验,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应为帮助学生验证物体在仅受重力或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但依据教材中的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效果较差,可以通过实验的误差分析引领学生找出实验的更优解,在验证性实验中深入开展探究实验活动,在优化“旧实验”方案、开发并优化“新实验
摘 要:针对“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反而会靠拢”这一经典现象,在分析伯努利方程本质的基础上,指出从口中吹出的气流虽然流速大但是压强并没有减小。用流体粘性、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原理科学地解释了该现象,指出该现象的成因是“通道收缩”和“流速变大”两者之间形成的正反馈和耦合机制。 关键词:伯努利方程;流线;机械能守恒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
摘 要:根据拉船模型的动力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小船加速度的分析方法,抓住学生理解中的困惑点,对比合成与分解法的准确使用,通过对运动条件与运动形式的分析,体会微元法、极值法的应用,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中的辨析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拉船模型;动力学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4)1
摘 要:以电磁感应知识为背景的“双杆问题”通常涉及导体杆做较为复杂的变加速运动,需运用微元法来处理问题。然而,试题中时间的赋值需要命题者严格求解和验证,才能避免导体杆运动速度或位移不自洽的矛盾。以一道高三质检压轴题为例,深入探讨引起矛盾的原因,还原双导体杆在磁场中运动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电磁感应;双杆问题;变加速;数据自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随着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和大学中推动跨学科学习的广泛应用,学生在解决复杂实际问题方面的跨学科能力得到提升。然而,在高中阶段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组织形式单一、教学方式传统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估研究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策略:使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并由多位教师的协同指导来支持项目实践。 关键词:跨学科;项目化学习;AHP;
摘 要:应用正弦定理和矢量三角形法则的理论分析方法,结合GeoGebra软件的数值模拟与DIS数字化实验测定,对三力作用下的共点力动态平衡问题进行直观可视化解析,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高中物理与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动态平衡;学科融合;GeoGebra软件;DIS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
摘 要: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章节中的“绳”模型速度关联问题为例,基于SOLO分类理论设计了多维素养递进式微课程,并进行了实践。探讨在TPACK视角下融合信息技术的高中物理创新教学及评价方式,以期更有效地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微课程;信息技术;速度关联;TPACK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4)10-
摘 要:为突破知识梳理、例题讲解、习题操练的传统复习模式,打破学生的思维壁垒,在SOLO理论指导下制订教学目标,基于UBD模式整体设计复习课教学过程,以跨学科实践为路径,寻找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工程、物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理解、迁移、应用等高水平认知能力,探索素养立意的初中物理复习教学策略。 关键词:SOLO;UBD;复习课;跨学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通过对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相关文献的分析统计,从在新课标中的显化、实施策略、与热点教育理论的融合研究、实践路径探析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指出应建构具有物理视角的“教-学-评”一致性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拓展融合热点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并设计有效评价工具,助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落地。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