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深刻认识基础教育对实现教育强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从战略高度认识基础教育,增强发展基础教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将为数字资源建设创造前所未有的优势。在技术加持下,数字教育平台的资源建设将走向新的发展方向,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更加集约,推送更加精准,服务更加个性化,学习更具交互性。为实现这一未来图景,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注意扩大资源种类,实现资源有效供给;优化产品服务,拓展业务多样形态;创新技术应用,优化学习过程性体验;保障数据安全,注重个人隐私保护。 【关键词】人
【摘 要】在国家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统筹部署下,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育局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发多样态的协同育人网络新资源,建立和谐共生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依托区域平台建设,打造协同育人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持续供给;与国家、省、市智慧教育平台有机衔接,实现各级平台资源上下融通,为区域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路径。 【关键词】智慧教育;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资源;机
【摘 要】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的先行者,江苏省如东县紧紧跟随智慧教育推进步伐,依托“如东县智慧教育云平台”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区域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关键词】智慧教育;资源供给;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
【摘 要】为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江苏省兴化市借助知识图谱、网络爬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研发基于知识图谱导航的区域智慧教育资源供给系统,关联区域内外联盟共享平台资源,建立集技术、保障、激励于一体的智能化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区域智慧教育发展。 【关键词】知识图谱;资源聚合;联盟共享;机制建设;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
【关键词】智慧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型;资源供给;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21-04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高质量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是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教育;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25-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家门口的好高中亦是人民期盼、时代所需。江苏省南通市现有普通高中53所,在校生9.1万。其中,公办高中43所,民办高中9所,民
【摘 要】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形成不同学校、地区教师之间的带动效应,建立健全贯通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势在必行。体育名师工作室是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研究教师教育共同体理论助力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可以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构建现代化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 【关键词】体育名师工作室;教育共同体;运行机制;发展路径
【摘 要】江苏省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优化学习体验,构建了基于“五步一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乐创”学习模型,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应用实践新样态,创建了“双维度”评价系统,培养了师生的智能素养和创新能力。该项目为培养具备高度人工智能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科教学;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自2012年起,南京市雨花台区便开始“雨花新课堂”的研究与探索。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南京市雨花台区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区域教学改革系统,开展了一系列课堂教学研究行动,形成了“雨花新课堂”的多维样态。 【关键词】“雨花新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
【摘 要】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当下,更关乎未来。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往往预示着其长远发展的潜力和社会整体的福祉。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以公平均衡、扩优提质、特色创新、人才兴教为发展导向,扎实推动教育综合改革,致力于高质量构建区域教育体系,高效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公平均衡;扩优提质;
【摘 要】课堂是教研活动最主要的实践场域。结合具体课题探索“课题进课堂”的教研活动路径:一是通过设计“三思”,掌握“理念植入”的关键技术;二是通过教学“三炼”,建立“双向调适”的动态机制;三是通过效度“三研”,破译“深度融合”的核心密码,为教研活动的设计、实施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课题;课堂;理念植入;双向调适;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当下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诉求。南京市东山小学在“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造者”的创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校本化实践路径,构建了独具学校特色的、科学的、系统的“小能人”创客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学习空间、课程体系、队伍建设等内容为抓手。“小能人”创客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创客教育;校本实践;课程教学;育人场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摘 要】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以“儿童博物馆”为学校建设理念,积极构建“儿童博物馆”式学校,基于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视角挖掘博物馆资源,为儿童提供学习所需求的各种博物资源。学校积极研发博物课程,开展博物学习,从传统的教室讲授学习转向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尊重儿童个体的资源型探究学习,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提升儿童的学习力,发展儿童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质量教育体系;博物馆课程;博物馆学习
【摘 要】教育评价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效果,基层学校不仅要研究具体的教育工作,更要关注教育评价这一源头问题。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基于九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原则与方法,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学生评价;九年一贯制;全面发展;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57-03 2020年1
【摘 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建成教育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和“破题之举”。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协同。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深入挖掘各学科与科技教育的融合点,从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文、科技与生活等维度创新学校科学教育课程内容,开发并实施“趣·思·创”科技特色课程,指向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
【摘 要】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第一中学以篮球文化课程为抓手推进课程思政。学校整体设计,构建篮球文化课程体系;通过营造篮球文化氛围、建设篮球文化课程资源、将篮球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开展篮球文化体验活动等路径进行课程实施。 【关键词】篮球文化;课程;目标与价值;体系建构;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64-03 为贯彻
【摘 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基于物理学中“支点”的概念,开展“支点式学习”研究,探索出一条减负提质增效的教学路径。学校厘清了“学习支点”“支点式学习”等概念,建构了“支点式学习”图谱,描绘出彰显学科特质的“支点式学习”样态。 【关键词】支点式学习;学习支点;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67-04 阿基米德曾说:“给
【摘 要】“支点式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多模态学习资源建设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和工具,从而促使其有效利用支点进行知识建构和运用。南京市百家湖小学积极探索多模态学习资源建设的路径,在推动“支点式学习”深入实施的同时,助力学生学会学习、高品质学习。 【关键词】支点式学习;学习资源建设;建设框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
【摘 要】有效的教学支点能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供给学习策略并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是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学”起支撑作用的关键。以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为例,对如何运用教学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支点;数感;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
【关键词】高品质学习;支持者;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75-02 一所学校要成为百姓认可的名校靠的是什么?是靠教学的高质量。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前后几任校长都十分重视课程教学改革,而且他们都是教学能手和教学改革的专家。正是这些专家型的校长带起了一支队伍,他们躬耕课堂,一起寻找改革的密码,最后所有的密码汇聚成一句话:
【摘 要】“小学生近视综合防控的学校治理机制研究”是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背景下学校系统化行动的研究和落实。南京市金陵小学从组织架构、保健举措、教学管理和校家社协同等方面着手,完善防控协作机制,丰富近视防控资源,推进学校近视防控有效实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探索国家近视综合防控方案实施的校本化路径。 【关键词】近视综合防控;学校治理体系;校家社协同 【中图分类号】G471 【
【摘 要】南京市金陵小学构建的综合防控小学生近视的学校治理评价体系,以全方位保障学生视力健康为目标,涵盖近视防控实施、近视防控管理、近视防控绩效三大维度,通过具体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评估,为学校提供了科学的近视防控指导,也为构建校家社协同的视力保护网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近视防控;学校治理;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
【关键词】防控近视;素质教育;平台建设;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85-03 2024年3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召开以“助力教育强镇”为主题的研讨会,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在学术报告中介绍长期以来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学校——南京市金陵小学的经验,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创办之初,南京
【关键词】校长;人文素养;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88-02 什么是人文情怀?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尊重、理解、关爱他人。校长是学校的责任人,须有博大的人文情怀。笔者积多年之经验和感悟,认为校长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三个用“心”,要有人本之心、仁爱之心、宽容之心。 一、用人本之心促进学校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
【关键词】课堂笔记;教学应对方法;培养习惯;学习素养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90-01 只要观摩课堂,我就习惯于坐在教室中间,与学生为伴。我喜欢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看他们对教师的反应,听他们讨论的话题,有时我也会翻阅他们的课堂笔记,由此我发现有的学生不做记录、来不及记录、不知道记什么、记录内容错误百出等现象比比皆是。由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职初适应;生态支持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91-02 一、战略层面健全支持机制 地方教育部门主要通过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等方式发挥着对新教师培养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形成责任明确的层层下放的实施体系。 一方面是行政部门确定全面、长远的入职支持目标,出台相关培养政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研训部
【关键词】教师阅读;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93-02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广大高中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引导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效提升专业水平?笔者认为,从学校层面出发,组织教师阅读是一条有效路径。需强调的是,笔者所说的“教师
【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体育思政教学;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6-0095-02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想政治一体化”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机遇,跨学科交流融合也是大势所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成为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是情境教育的发源地,学校一直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情境思政课程育人范式”的实践与研究,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努力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打造情境思政课堂,通过创构情境,让儿童的“德知”因疑而升、“德行”应境而生、“德智”应思而长;开展行为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设计学科活动,促进知情意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