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纵深推进,区域、学校在教育教学、教育治理、教育评价、教育研究等方面持续进行创新探索。智慧教育创新实践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基础、关键环节和终极指向,“2024年度智慧教育大会优秀案例”能够为促进智慧教育领域经验互学互鉴提供支撑,整体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技术赋能”,推动教育发展新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教育赋能,挖掘新兴技术的教育赋能可能
摘要:本文基于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的主要观点,探讨了智慧教育在加快教育数字化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从全过程、全领域、全要素视角提出可持续教育生态的建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以及重塑教育体系的必要条件等主题,以期推动智慧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实践,加强国际理解和国际传播,促进教育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育变革;国际理解;数字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
摘要:面向教育强国战略要求,上海市长宁区关注区域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了以整区推进、数据驱动、赛道重构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形成了数智赋能下的育人变革新模式。本文强调了数字基座、数据联通、低能耗运转等关键要素在整区推进智慧教育中的支撑作用,分析了数据驱动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和提升管理效能,最后探讨了数据赋能下因材施教、应用开发迭代及人人参与的教育新生态。 关键词:数字基座;数智赋能;育人变
摘要:教育评价是衡量教育工作成效、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工具。深圳在推进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工作时,通过力量整合、系统谋划、注重实证、内容多元、技术支撑等多维度的综合施策,显著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助力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效。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形成政策统筹与全方位协同改革、项目统筹与全任务场景整合、进度统筹与全程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智慧教育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正在引领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无感知AI数字课堂的实践为例,探讨了AI数字课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及其对教学模式、“教-学-评”一体化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实践发现,无感知AI数字课堂通过其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不仅优化了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推动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促进
摘要:本文介绍了湖南湘江新区全面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域推进区域智慧教育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挖掘科技创新资源和区域特色发展潜力,充分利用教育数据资源、数据应用场景和数据要素,构建湘江新区智慧教育新生态的措施。具体为聚焦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字场景融合应用、区域治理科学管理及师生数字素养提升,通过数据赋能教育实践,推动课堂转型、提升办学质量、深化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以新质生产力加速教育高质量发
摘要:教育数字化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长沙市雨花区响应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核心,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措施,通过区域统筹、系统推进,实现了智慧教育平台的全面普及和应用,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雨花样本”。 关键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师育师;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教师是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推手,提升人工智能教师胜任力对于应对教育变革、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和深入调查,系统分析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并以长沙市雨花区的实际经验为蓝本,提出了区域提升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胜任力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区域提升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胜任力提供初步的实践指导。
摘要:本研究从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gement,TQM)的视角出发,以提升智慧校园2.0建设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为核心原则,以“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为实践抓手,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育活动智能化等方面积极转型实践,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核心,需求和创新双轮驱动,实现技术教育、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三维融合,筑牢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数据资源和政策制度四大支撑的“一
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师们有着更新专业理念、扩充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等多方面的新诉求。芜湖市以数字化重塑教师发展新生态为价值旨归,以数字技术嵌入为发展逻辑起点,以循证教师评价体系、明晰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为实践路径,形成以数字画像构建“1+3+N”的教师培养体系。 关键词:数字化;教师专业发展;循证;实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
摘要:数智时代教育领域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数智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往往依赖于经验和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性及全面性,构建教师智慧研修平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深圳市盐田区教师智慧研修平台的整体构建思路及四大典型应用,并对平台建设中数据采集全面性、精确性不足等问题进行反思,最后提出了平台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升级基础设施、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连市西岗区以智慧教育撬动课堂变革,将区域学习者课堂升级为智慧学习者课堂,以“四新”(新资源、新队伍、新空间、新模式)为关键策略,推动智慧学习者课堂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智慧教育;智慧学习者课堂;教育创新;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5)03-0044-04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以下简称“西岗区”)是国家级信
摘要:本文介绍了咸丰县结合政策与实际,从机制保障、设施升级、人才培训三个方面夯实县域教联体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并采用跨区域课堂互动促进课程教学创新、特色资源共创共生优化教育资源供给、跨时空协同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区域数据贯通赋能学校发展管理的建设思路,促进县域教联体实现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教师共联、学校共联,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按照“1+X”“1+X+Y”模式分别建立融合型教联体、共建型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建构智能研修平台应用模式,践行教育信息化2.0,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形成课堂教学数据采集,用AI课堂大数据分析,拓宽课堂观察和教学评价视野,推进区域教学教研发展,推动构建技术赋能的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具体实践经验。 关键词:智慧教研;人工智能;AI课堂大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5)03-0052-04
摘要:本文对基于智慧平台的参与式数字素养培养进行了探索,并以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计算机”为例,将数字素养培养融于课程教学,助推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基于智慧平台的参与式数字素养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参与度,增强学习兴趣,提升数字工具应用、数字资源获取、沟通与协作等方面的数字素养。 关键词:智慧平台;参与式教学;数字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
摘要:本文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与Excel宏语言,采集学生日常作业情况并建立了学生学情分析数据库,教师通过数据库实现了快速分析班级情况、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建立的作业采集分析系统在帮助一线教师全面快速地了解作业情况的同时,还可以推动教学方法的优化提升,积极助力教学策略调整,重塑传统教学流程,实现对教育教学的数字化监测,为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物联网RFID技术;作业数据库;数字化监测
摘要:本文基于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结合真实课堂实践,针对信息科技课堂实验活动的实施提出相应的策略,同时深度分析了策略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课堂实验教学的生成模型,模型表现为一个“先导”映射五个“方向”,以激发课堂的素养性、生动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实验教学;核心素养;生成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5)03-0065-04 实验教学是科学技术
摘要:本文提出采用标准化体系架构建设区域智慧教育平台方案,旨在为不同发展程度和建设现状的区域提供灵活的智慧教育集成服务,即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建设,向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全面、高效的智慧教育服务,并提供教育门户、协同办公、教学教研、在线教学、辅助决策等多项业务应用,进而提高区域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普惠公平。 关键词:智慧教育;区域教育;数字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
摘要:本文聚焦于人工智能赋能的OMO(线上线下融合)常态化“精智课堂”建设推进策略研究,其中包括AI赋能的OMO学习空间升级改造、实践研究工具的研制以及AI赋能课堂观察与评价的实证教研等。研究实践表明,常态化“精智课堂”建设实践,对于教学数字化转型和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OMO学习空间;精智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
摘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信息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积极构建“三阶四环”智慧教学模式,打通了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全流程,推动学科范式的变式转型,并通过新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切实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教育数字化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数智赋能;教学模式;智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州开放大学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推动教学监督与评估的实践案例。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针对课程数量巨大、上课地点分散、课程情况复杂、督导人员紧缺等现状,广州开放大学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构建了教与学框架下的课堂教学监督与评估分析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语音语义分析、教育模型分析等机器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全系统全覆盖全周期的即时巡课与评课,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系统提出了基于大脑
摘要:本文指出,实物教学依托其真实、直接、高效的交互体验,难以被数字化手段所替代,但两种教学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数字化教学所能提供的多模态教学资源、营造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恰好可以弥补受制于时间、空间等因素无法在课堂中呈现实物的情况。其中的移动终端教学,借由一对一人机交互的优势,助力学生在拟真的情境体验中理解、运用,从而提升学习成效。 关键词:移动终端;情境教学;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借助信息化手段诊断学情,找到教与学薄弱点,实现精准教学,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上海市闵行区上虹中学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项目,借助“闵智作业+智慧纸笔”平台,探索、提炼出基于学情诊断的“三路并进,人机协同”精准教学校本化推进路径和精准课堂教学改进的“TDAI”模型,形成校本数字资源库,助力师生、学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TDAI”模型;学情诊断;精准教学 中图分类
摘要:本文详细描述了“灵动的海洋VR博物馆”课程如何通过跨学科综合实践与数字技术赋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海洋动物的生态和行为特征。该课程利用VR、AI和交互式学习单等现代技术,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编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团队创作和互动评价,提升了综合素质,展现了数字技术应用水平。 关键词:跨学科综合实践;数字技术赋能;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摘要:本文以北京亦庄实验中学为例,探讨了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下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学校通过引入智慧校园系统,有效支持了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通过日常系统维护更新、教师人工智能培训、技术指导辅助教学、人工智能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等措施,不断提升智慧校园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体现了教育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 关键词:分层走班
摘要: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深入分析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分项课程的实施经验与面临的挑战。学校通过分项课程设计,整合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必修模块与选择性必修模块,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然而,课程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困难和问题。本文总结了实践经验,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关键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大模型应用不断刷新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线教师必然要不断调整关于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探索用什么样的案例、什么样的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提升,既让学生对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让学生能够尽量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并启发学生进入高阶的思考,让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需求与挑战。因此,作者设计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人工智能教学案例——机器的情绪识别。 关键词:人工
摘要:本文提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及教师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作业行为画像技术,高效完成对学生长时段的作业数据收集、分析与整理,形成作业行为画像,精准定位学生学情,提升作业的精准度,进而有力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作业行为画像;人工智能;精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5)
摘要:本文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身边的算法”模块为例,提出了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创新策略,并以“学为中心”的视角,展开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单元教学,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学为中心;教与学方式创新;小学信息科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5)03-0113-04 随着《义务教育信
摘要: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着全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工作带来了创新的契机。本文简要论述了体育智慧云在小学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中的应用价值,系统分析了其运用方式,旨在为当前小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体育智慧云;大数据;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5)0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