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指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每门课程都蕴含着文化基因和价值观范式,课程本身既要育知也要育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需要教师发挥各门课程的协同作用,通过教学内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门课程体系贯通融合,能够更好地落实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有三个重点:课程思政与日常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是什么?课程思
本期专题主持人: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夏春来 ·主持人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路径。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新时代教育工作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强调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文化知识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坚
【摘 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以课标为依据,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把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道德修养等思政教育与高中英语课程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思政与高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知识、技能,坚定“四个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思政;强化
【摘 要】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教师应依托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中丰富的课程思政材料,将英语学科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思政;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11-03 【作者简介】刘斌河,江苏省
【摘 要】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教学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教师可遵循“看说结合,探究育人主题;读说结合,深挖思政元素;听说结合,补充思政元素;自主写作,促进情感内化;同伴互评,明确价值导向”的过程展开教学设计,将立德树人的思政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思政;Integrated skills板块;教学设计
【摘 要】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Extended reading板块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内容忽视教育性、教学过程疏于体验性和教学评价空泛性等问题,教师可采用目标明确、评价先行、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策略,更好地发挥高中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中英语;逆向设计;课程思政;Extended reading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思政;内涵与外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22-02 课程思政这一新型教育理念,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价值引领和道德熏陶。高中英语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学科,其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是落实《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
【摘 要】教育家精神中的“笃行”既是教师践履所学、知行合一的精神,更是一种师者的责任和使命。在传统文化视野中,“笃行”意味着诚恳的态度、坚定的信念、踏实的作为和知行合一的境界。在新时代,笃行需要持续实践、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坚守一线、聚焦问题、发现专长和促进协作,来弘扬 “笃行”精神。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笃行;内涵意蕴;弘扬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1.6 【文献
编者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秀的教学设计能为教师提供经验与启示,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为此,2024年本刊开设专栏《典型课例》。在该栏目中,我们以“教学设计+点评”的形式,呈现一线教师学习、理解新课标,深化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转变的实践与思考。本期典型课例是江苏省第四届物理实验创新大赛一等奖课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磁场 磁感线》,希望通过课例展示,引领教师关注教学理论在课堂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31-02 【作者简介】汪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中小学教研室高中物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黄文雅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不仅是一节优秀的概念课,也是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次很好尝试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成全”语文教学主张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全”语文以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水平为抓手,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挖掘其生命潜能为衡量标准,让语文成为一门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大思政课,成为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人生之课。 【关键词】高中语文;“成全”语文;师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
【摘 要】散文阅读教学,需让学生建立已有经验与本文独特情感经验的链接,因此,教师应开展问题导学的课堂实践。在自读课文《昆明的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教师角度、文本角度确定散文阅读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准确品味散文的“情味”,有效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导学;散文教学;文本特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
【摘 要】“灵性阅读”是基于学生立场的思维构建,学生立场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采用发现支柱性词语、寻找文本矛盾、借助文本叙述视角等阅读方法,运用知识补白、联想延展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同时,探索阶梯型、对比型、立体型解读策略,从多方面实践并总结提炼语文教学的“灵性阅读”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灵性阅读;主题型文本;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在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答题错误,从学生的错误出发,总结错误类别和错误原因。通过设置理解型问题,内化基础知识,继而深化程序性策略,提炼基本方法,不断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高效展开一轮复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视角;一轮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41-04 【作者简介】王耶,江苏省苏州
【摘 要】中小衔接教学不仅关乎学生知识技能的平稳过渡,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持续发展。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科育人的视角出发,围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类活动,开展中小衔接的英语学科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小衔接;学科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45-04 【作者简介】1.王秀荣,江苏
【摘 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理不学则不知,学不深则不通。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试着把道理讲深,真正实现以理服人,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习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对学习空间进行深层再造,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入拓展,让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道理,水到渠成地得出道理,进而在走入社会时能用好道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学习素材;
【摘 要】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性之一。“泛在学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符合新课标的育人理念,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的实践操作性较强,能提升学生多种能力,彰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独特价值。思政课教师在学科实践过程中,应借助栏目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泛在学习,为学生探究知识、提升能力、沉淀思想、升华情感拓展更大的空间,从而发挥思政学科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拓展空间;泛在学习;学科实践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公民品质等多角度挖掘化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找准化学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开展生动活泼的课程思政教育。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思政;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
【摘 要】“双新”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能重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将项目整合于课堂中,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项目活动是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通过学科融合的形式将学科外和学科内的知识以渗透、整合和综合这三种方式整合起来,以实现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式教学内容的重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编者按: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始终秉承“传承雨花英烈精神,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红色文化引领 科学教育见长”的高品质特色高中创建目标,整合红色教育内容,探索红色教育的创新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评价导学“四步六环节”笃行课堂教学范式。 【关键词】笃行课堂;课堂特征;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63-03 【
【关键词】笃行课堂;课堂教学;教学范式;操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66-02 【作者简介】刘进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副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南京市雨花台区高中数学教研员。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变革育人方式的主阵地,为了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积极构建评价导学“四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程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68-02 【作者简介】马跃美,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教师发展处主任,高级教师,南京市教育先进个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教研组长。 教师充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以学生可感、可知、可访的历史人物、遗址、事迹来创设丰富的历史课程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70-01 “笃行”一词,源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深刻体现了古人将求知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智慧。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古为今用,将蕴含忠诚、踏实、专注与坚持等品质的“笃”字发扬光大,构成了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内核,为行动提供了不
【摘 要】一体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文化浸润式教学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文化资源整合与挖掘不足、文化叙事与表达创新不强、文化育人与职教融合意识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优选文化资源,让浸润有深度;活化文化叙事,让浸润有温度;实现文化融合,让浸润有向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文化浸润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栾婷婷,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江苏省名师工作室成员,苏州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最美劳动者,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相城区功勋班主任。曾多次参加各级赛课基本功比赛并获一等奖,获长三角德育论文竞赛一等奖,多次获苏州市教学设计、微课竞赛、论文比赛一等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多篇文章发表于
【关键词】专业成长;躬耕课堂;勤学笃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79-02 显然,栾婷婷是一位教育行者,一位躬耕课堂、勤学笃行的教育行者。 第一,深耕课堂,热爱课堂。栾婷婷老师是一个乐观严谨的英语老师,她始终践行“自然、真实、高效”的教学理念。她认为:有思维火花产生的英语课,才是真正的英语课。她的英语课生动活泼、激情飞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新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81-02 新高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新高考背景下的作文考试,更重视对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理解材料,引导学生提炼中心思想,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论证方法进行表达。
【关键词】初中语文;五分写作;分层评价;“教—学—评”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83-02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对此,我们进行了五分写作教学探索,从分级目标、分类内容、分步教学、分点指导、分层评价五个方面展开教学,强化“教—学—评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大单元;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85-02 大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下语文课程的实践追求。大单元作业通过一个或一组课题(项目),开展指向单元学习的梳理、实践或探究活动,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检验学生对单元核心知识的整体性、概念化的理解。下面,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四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87-02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困惑于教学中“快”与“慢”的辩证关系。面对高考的压力和社会环境的需求,教学进度快、课堂节奏快、解题速度快似乎成为一种趋势,但对于学生,这样的“快”一定是有效的吗?围绕这样的思考,笔者逐步明确了“放慢教学的脚步,实施符合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89-02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英语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包含三个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
【关键词】初中地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91-02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将地理学科知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学科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提升学生对地理文化知识的理解力与掌握度,既可以发挥地理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也是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构建校园创新文化主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审辩式思维;高三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93-0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1]1941年,美国学者爱德华·格拉泽提出了审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学实践;革命道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7-0095-0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强调,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认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