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智化为赋能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发展协同提供了关键驱动力。数智化所蕴含的五全基因与黄炎培大职业教育观所蕴含的“社会化、实用化、跨界化、科学化和个性化”五化特质高度吻合。然而,数智化背景下两类教育协同仍面临社会化程度不够、实用化价值失真、个性化关照不足等问题。黄炎培大职业教育观揭示了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协同要遵循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解决两类教育协同中产生的问题,具
[摘要]职业教育文化系统主要由职业文化、技术文化、工业文化三种文化要素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共生共荣的文化生态系统。然而,当前职业教育文化系统面临职业文化传承路径狭窄、技术文化创新滞后、工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缺乏系统性的困境。为突破这些困境,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职业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等,构建多元职业文化传承路径;通过设立创新基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激发技术文化创新活力;通过设立工业文化教育中
[摘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职业教育战略定位成为塑造其类型特色的基石。然而,职业教育在定位探索之路上仍面临多重挑战,诸如培养的人才质量难以充分赢得市场青睐、纵向晋升通道不够明晰、横向跨学科融合特色欠缺等。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对职业教育的主旨目标即综合职业能力的认知尚显不足。鉴于此,为精准定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深化能力内涵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包括拓宽对职业能力理解的全面视野、将综合职业能力
[摘要]零工劳动者作为现代劳动市场中的新兴群体,面临着职业发展受限、技能固化和社会保障不足等多重困境。职业教育能够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限制,通过灵活化的培训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为零工劳动者提供多样化、实用化的教育服务。为进一步赋能零工劳动者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构建更加灵活的技能学习平台,提升零工劳动者的学习可达性;促进教育内容与行业动态的紧密对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零工
[摘要]当前职业本科院校分类招生还存在主次生源错位导致招生比例失衡,唯考试测量多样化生源导致招生形式固定,以分数评价异质性生源导致招生标准单一等问题。为了促进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实现“分类”招生,要基于中职生、高职生和普通高中生协调发展的视角,按照“招生—培养—就业”这一“人才链”的发展规律,遵循人格特征与职业岗位相适应、教育类型和人才类型相适应、招生院校选拔方式与学生能力素养相适应的目标指向,夯
[摘要]职业本科大学治理能力提升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与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对职业本科大学治理从治理框架、制度支撑、特色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当前法治化视域下职业本科大学在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方式、治理目标上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法治化是职业本科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应构建共治体系,推动职业本科大学多元协同治理;明确培养目标,促进职
[摘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对职业院校48名“双师型”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从动态双元知识体系、合规性专业技术能力、校企合作深度实践、跨界性专业身份彰显、教学创新与研究能力、良好的师德师风素养等要素勾勒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应然样态。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仍面临角色分化与认知固化、揠苗培育与指标僵化、制度失范与行为偏差、
[摘要]对1852名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学习投入和职业抱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成长型思维呈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独生子女和三年级的高职生成长型思维水平显著偏低;成长型思维对高职生在校的学习投入和未来的职业抱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学习投入对职业抱负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力,且在成长型思维影响职业抱负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3%。基于此,有必要培育成长型思维,铸
[摘要]老龄化与数字化相互交织的“大变局”催生了众多新现象、新问题,老年群体的数字社会化成为前所未有的时代性议题。在数字社会中,老年人面临“触网”之前的数字鸿沟,承受“触网”之后的数字沉迷和数字分化等“数字危机”。如何发挥教育的功能助益老年人数字社会化,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必须回应的。适应性教育是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教育何为的一次尝试,它发生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多维空间,以赋权增能为核心旨向,具有
[摘要]为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新加坡老年教育的理念开始从家庭养老的“老龄”演变到康养医游的“乐龄”,并逐步发展到包括各种技能培训、强调全面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成功老龄”,以3C(关怀、贡献、参与)的方式实现老年人的终身学习。政府通过广泛调研,主要通过各项政策保证老龄人口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学”,最后再到“老有所为”,采取“成功老龄化行动计划”和举办“国家银龄学院”来实施老年教育,把老龄人口
[摘要]为应对人口少子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衰减和结构老化的挑战,日本开展了终身职业能力开发的实践探索。我国同样面临来自人口少子老龄化的挑战,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在分析日本少子老龄化人口挑战及其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日本终身职业能力开发的政策经验展开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我国终身职业能力开发的建议:明确开发目标,促进技能资本社会供给;创新激励手段,推进企业高质量参与;提质职教供给,优化技能人才结
[摘要]产教融合优质教材已成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改革的核心动力,对推动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具有重要作用。产教融合优质教材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产教融合优质教材应具有知识融合性、学习情境性、实践导向性、动态更新性和学生主体性五大特征,并且在实际教材开发逻辑中得到综合体现和有机结合。为此,要基于国家规划教材、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业资源
[摘要]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设计问卷,对全国8个省份的2991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综合分析了学生在使用专业课教材过程中的预期目标、过程体验和使用收获。结果发现,职业院校学生使用专业课教材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升学、就业、备赛和考证;学生对教材配套资源和内容设计的使用体验评分较低,部分专业大类教材的编写规范亟待提高;学生使用教材的总体获得感较高,专业课教材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潜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