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的全文。听两位教师上《精卫填海》,都引导学生借助“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课,教师带领学生抓住“游、溺、衔、堙”四个关键词,区分起因、经过、结果。师生展开合作,认为“游”是起因,“溺、衔、堙”是经过,那么结果呢?结果不了了之。 第二节课,教师请学生用直
【摘 要】为了解决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以结果为导向,根据文章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的需要,寻找联结点;以落实要素、择难而教、尊重学情为核心抓手,设计联结线;探索随题练写、随科练写的操作路径,提升联结性,最终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习作教学;联结;实施路径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通过观察发现,日常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教师不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实施“拼盘
【摘 要】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类课文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课文所描绘的时代、英雄人物的经历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十分陌生。这在客观上给学生深入理解人物行为和课文内容造成了障碍。考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限度,对这类文本的解读应建立在准确理解文本主旨的基础上,指向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深化学生的革命文化体验两个维度。 【关键词】革命文化;文本解读;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类课文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