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课改以来,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国家课程的最佳帮手、学校文化的靓丽色彩、学生发展的个性平台。在“双减”背景下,由于有了更大的空间与更多的时间作为支撑,校本课程已经由教育的“小点心”逐渐成为学校的“主特色”。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有不少尴尬之处:愁师资,一专多能型教师相对较少,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靠外力,增加了管理难度;没主见,看到别的学校有什么好的课程,就马上效仿,课程开发较为随意,缺乏
教材是学生长知识、长智慧的一个源泉,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载体,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我国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明确指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基本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的教材必须符合我们的教育方针,符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根本目标的基本要求。 教材要符合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儿童、青少年成长是有规律的、有阶段性的。相应的,教材也有小学教材、
教育期刊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是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平台。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在这一伟大进程和发展框架中,包括《中国教师》在内的基础教育期刊,在推动基础教育理论创新、服务基础教育实践方面肩负着新的重大使命。 《中国教师》是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以下
【摘 要】 本研究从对新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适应程度、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反思与评价、课程支持六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山东省5263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新课标的认可度与适应度较高,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行为也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几点制约因素:学生评价与课程标准相脱离;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有心无力;硬件设施与实践场所不足;教师培训零散化、形式化;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基于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核心、最稳定的组成部分,对于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起重要作用。经典的本质是在历史上形成了逐渐层积的思想体系,所以经典学习的主要落脚点不是单纯的背诵或附庸风雅,而是为了提升对于中国文化体系中重要话题和重点概念的理解,提升对汉语理解的深度。在当代基础教育的环境下,对传统经典的认识与利用需要探讨三个方面:要不要注解传统经典?要不要用现代汉语“翻译
编者按: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目标,发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既是打造学校课改亮点的有力抓手,又是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成长的重要载体。本期专题邀请各地学校围绕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展开讨论,
【摘 要】 学校办学特色和价值取向是学校课程建构的源头。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以“志正”文化为背景,以目标导航,架构课程思路图谱;应儿童所需,丰富课程内容,构建有特色的学校养正课程体系。学校通过统筹课程实施方式、重构课程实施场域、丰富课程评价方式,促进课程高质量实施,达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 养正课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摘 要】 当下中小学基地课程建设正在迅速展开。本文就笔者带领教研组开展基地课程建设的实践体会,结合日常在一线的交流见闻,尝试论述基地课程应如何定位、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等问题,提出基地课程要侧重课程建设,内容要源于现实国家课程的学习需要,要尽可能立足于已有的教学探索等实施策略。 【关键词】基地课程 原则 趋势 基地课程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尚检索不到权威的定义。就笔者在一线实践所知,基地课程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发展教育数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领域正在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进行新技术、新环境、新资源、新应用的探索,充分利用新技术赋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2012年,史家胡同小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的“中
【摘 要】 中小学专题教育侧重于培养公民基本素养,与时代发展结合得更为紧密,教育的个体社会化价值更加突出,是社会活动视域下学科课程的重要拓展与有益补充。《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首次提出专题教育,明确实施方式。各地中小学应坚持有利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核心素养的主导思想,以协同育人的视角、拓展补充的路径,将国家层面的中小学专题教育实施纲要、指南、意见等顶层设计转化为校本课程行
【摘 要】 培育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培育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共有“三部曲”,一是发现与提出问题,带领学生直接到达事件现场,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校及社区建设;二是拆分与融合问题,以某一学科核心任务统率其他学科子任务,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融合多学科;三是研究与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 融合 项目式学习 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是各门学科重点培育的
【摘 要】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以办学理念、校训为统领,通过态势分析法诊断优劣势,充分利用大学和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开发、整合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现已初步形成“博行”特色校本课程框架。 【关键词】“博行” 特色课程 整合 探索 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鼓励支持学校结合实际科学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校本课程。2023年5月,教
【摘 要】本文为突破高中跨学科教学的困境,从目前的课程资源、学习评价和师资情况出发,提出跨学科教学基于相同学习主题、真实问题解决和兴趣爱好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基于形成性评价、档案式评价和学科关键能力的学习评价策略,基于合作学习、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组织策略,以及基于职前教师培训、跨学科课程建设和社会实践的教师培养策略。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 教学设计 学习评价 学习组织 教师培养 《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该单元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认识人类科学探索与创新的意义,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的价值,激发探索意识、创造激情和理性精神。单元学习目标是学习知识性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的思维,培养科学的精神,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完成自己的作品。 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学习任务,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笔者设定《说
杰出的人才很难说是某一门学科单独培养出来的,必然是多个能力系统共同塑造的。当前的分科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组织上,已经显现出局限性。教育者普遍意识到,无论基础教育持续多少年,都无法将“通识知识”完整地传授给青少年。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学校正逐步摆脱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的重心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在新课标视域
【摘 要】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学教改革呼唤学科大概念教学的落地。学科大概念即“Big Idea”,是促进知识结构化的关联与迁移机制,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素、基于教材模块的学材要素与基于前测数据的学情要素。学科大概念兼具抽象性、统摄性特征,能清晰指向具体学科背后的本质内容,发挥学科知识聚合器、学科方法脚手架和学科思维主心骨的作用。教师以学科大概念为本,孵化靶向知识式的“概念源”、加减联动式的“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传承文化和思想的主阵地。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要义在于意义建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文本选择类型单一、文本密码破译理解单一等问题,使学生深陷文本意义建构碎片化、肢解化的困境,偏离唤醒学生主体经验、增强审美体验、提升语文素养的初衷。群文阅读通过结构化地组织、整合、感悟文本,可为学生建构文本意义提供助益。本文回归阅读的原点,通过阐明群文阅读的价值意涵,以期为语文教学
【摘 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智力和思维水平的差异化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具有逻辑、辩证和创新思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路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发展,建构结构化新知,培养逻辑性思维;要精设“大情境”,深挖语篇内涵,发展辩证性思维;要拓展知识与能力场域,提炼主题意义,培养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
【摘 要】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有利于突破传统分科教学的局限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综合化,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对跨学科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应立足于课堂本身,以课堂观察为主要形式,通过建构“四维”量表,围绕目标设定、内容安排、过程把握及学生参与四个方面实施全面、详细的过程性评价,激发教学评价活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学评价 跨学科 课堂观察 高中思政课 《义务教育
【摘 要】为深入探索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笔者从项群理论出发,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内容,以“情景运用”为主要手段探索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设计策略。本文以水平三篮球专项为例,进行了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践运用为驱动推进实施,以期达成“学练评”一致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篮球 专项运动技能 表现性评价 《义务教育体
【摘 要】在核心素养培养任务驱动下,教师要通过生动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尝试、去探求。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从单元整体设计出发,拟定真实有趣的单元主题;打破课时局限,以单元核心任务为线索;开展自主科普阅读,汲取丰富科学知识;纸笔留痕手绘图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课堂“三分享”,助力学生价值观形成,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教学 单元整体
【摘 要】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将项目式学习运用到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为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本文从导读、研读、评价三个方面探寻提升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的实践路径,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整本书阅读 导读 研读 评价 项目式学习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落实
【摘 要】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是一种基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由问题发现与分析能力、文献查阅与综述能力、方案研制与实施能力、成效评估与反思能力、成果提炼与分享能力五种能力构成,突出教师从实践经验到教育规律把握背后的思维模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性能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研究能力,要让问题发现成为教师自主成长的起点,要借助文献综述修炼教师专业发展学术底蕴,要掌握以行动研究为主的问题解决路径,
【摘 要】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逻辑,是理论、结构、实证三者的统一。理论是“结构的呈现”和“实证的依据”,结构是“理论的组织”和“实证的架构”,实证是“理论的诠释”和“结构的运行”,三者相融共生,组成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铁三角”,缺一不可,共同作用于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实践的全过程。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质量,必须增强理论自觉、锤炼结构思维和呈现实证过程。 【关键词】课题研究 理论
【摘 要】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教师的数字素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为切入点,剖析了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观念先行、系统培育、环境升级、体系保障四个方面明晰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 中小学教师 数字素养提升 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明确教师数字素养为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
【摘 要】幼儿园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探索垃圾分类与民间体育游戏多维融合策略。具体步骤为回归“核心素养”之本,覃思可融依据;依循儿童认知经验,遴选可融素材;借助思维导图,架构可融路径;承借多元信息技术,趣化分步引导;创设集体联动游戏,拓宽实践场域;开展科学调查评价,循证实施效益,丰富幼儿的游戏世界,培育幼儿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大班 垃圾分类 民间体育游戏 多维融合 20
【摘 要】幼儿园生活劳动教育应在深刻理解其教育内涵、意义的基础上,“分层”设置生活劳动课程内容,“破界”拓宽生活劳动教育形式,“放手”让幼儿学会生活,“赋权”让幼儿做生活的主人,“沟通”转变家长劳动观念,“联结”共绘劳动同心圆,达到生活劳动课程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生活劳动 园本课程 实践经验 幼儿的生活劳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幼儿生活劳动课
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知识的碎片化、思考的不连贯性等问题日益严重。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新课标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要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人才。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对于纠正当前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忽视语言与思维的内在关联或者机械记忆、重复训练等低阶思维活动过多的偏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读后续写是英语高考试卷中的写作新题型,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阅读材料及每段所给的开头句,续写两段文字,且字数限制在150左右。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准确把握文章情节线和情感线,进行写作时,要思路清晰,前后呼应,逻辑连贯。新高考全国卷读后续写评分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阅卷时应考虑到上下文的衔接和全文的连贯性,以及续写内容与原文情境的融洽度。因此,读后续写命题看似开放,但若没有经过系统指导,学生可能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新增“课程内容”标准,重新界定了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让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其中,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明确了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是语文教学的新实践、新探索。作为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对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学习任务群理念的不断推广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旨在激发学生潜能和激励他们有更好发展的评价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按照不同的准则,对不同的学生所展现出的行为给予勉励、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感[1]。激励性评价需要教师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自己的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挖掘激励性评价的潜在育人价值,将评价融于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并有效提
教育测评改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双减”政策落地之后,我国教育测评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 类似地,美国教育部2010年提出了“共同标准”,旨在统一K12年级主要学科的课程教学,提升美国基础教育水平。基于此,智能平衡评价联盟(Smarter Balanced Assessment Consortium,SBAC)以“共同标准”为基础开发了SBAC学业评价体系,旨在为中小学生、教师
《教学勇气:教师心灵漫步》(20周年纪念版)是美国教师帕克的著作,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全书共七章,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解答了什么是真实自我、为何教育者会丢失真实自我和如何认识真实自我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的问题。本书以“真实自我”为主要线索,通过呈现作者自我思考、探寻过程的方式,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案例,帮助广大教师和教科研工作人员深入理解教育中的“真实自我”理念,认识到探寻“真实自我”
生活中最富有仪式感的活动莫过于婚礼了,因为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婚礼的各种程序繁多、参与者多而广。以此类推,要在班级管理中深度发挥仪式感的教化作用,莫过于精心策划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本班级专属大型活动了。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的办法是:每学期结束时举办一次大型的结业式,毕业时再用一场盛大的毕业典礼画句号,我称之为“非常‘5+1’”。从过往的实践来看,学生们喜闻乐见,受益颇多。 未雨绸缪,早做准
“接、化、发”原本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理念,即接招—化解—发功,我将其运用于班主任工作中,以更好地助力班级管理实践。我执教的高一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叫小闫,他在日常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同学关系紧张,常发生矛盾。面对这样的“特殊学生”,如果简单粗暴地用校规进行约束,无疑会让他更加逆反,因此,我以“接、化、发”进行了转化。 一、“接”:积极聆听,用心接纳 积极聆听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