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在孩子生命成长的路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最好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如果将教育孩子的过程比作种植一棵树,孩子作为一株幼苗,那么家庭是土壤,灌溉养分,让树苗扎根沉潜;教师是园丁,修枝剪叶,让树苗茁壮生长;社会是环境,提供适宜温度,让树苗健康成长。种子饱满、土壤肥沃、园丁辛勤、环境适恰,才能为其拔节成长打造一个丰富、健康、自然的“生态圈”。 而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以“爱”来链接校、家、社是
- 编者按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重大部署和重要讲话精神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场所,学科教师的育德能力对于德育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丰台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的教育政策法规,不断推进德育体制和机制改革,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但是,我们发现德育工作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些学校在构建德育体系时缺乏深入的价值引导和系统性研究,导致德育活动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此外,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间存在明显隔阂,缺乏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既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课题和重要工程。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始终坚持把思政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坚持以实践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落地落实。 1.立足新时代,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党建引领是大思政课建设的灵魂,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党委坚持把思政工作作为学校党建的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要调动多种育人主体、多样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涵养学生大情怀,展现时代新人大担当。培星小学积极探索“大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校家社联动,共建思政育人大格局。 1.以学校为核心,建设好大思政教育主阵地 红色校史,筑牢精神底色。校史是“大思政课”最好的“教材”。建校70多年来,培星小学一段段难忘的岁月都
长城脚下,雁栖湖畔,科学之城。当前,怀柔科学城已从建设与运行并重进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怀柔教育也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加速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基础教育体系。 1.科学布局,加速推动科学城教育配套设施落地 近年来,区教委结合区域功能定位,紧扣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做实“科学+城”的教育文章。2021年,北京青苗国际双语学校
- 编者按 -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强教必先强师,而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培养时代强师和未来教育家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培训。进入新时代,教师培训面临新的要求和新的问题,需要教师培训机构创新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教师培养的新形式、新样态。2024年是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年”,在此背景下,本刊与北京教育学院联合推出“以高质量教师培训助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专题策
[摘要]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经典,理应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出根本性、支撑性作用。小学阶段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路径探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教学理念——链接生活,蕴化生命,充分发挥经典立德树人、培基铸魂的价值;甄选教学内容——关注学情,构建次第衔接、通力合一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内容体系;确定教学方法——汲取借鉴传统读书法的精华,在熟读
某地三名未成年人杀害同学并将尸体挖坑掩埋的事件经媒体报道后,震惊全国。花季少年,怎么会如此有预谋地杀害同学,对他人生命怎么会如此冷漠、残忍?当然,这是个案,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由个案推及整体,以为冷漠、残忍是普遍现象。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冷漠、残忍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在不少青少年那里不同程度存在着。个案的发生,将其扩大化是错误的,但对个案所反映的问题,缺乏敏感与警惕,同样也是错误的。 冷漠是对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回答。周彬在《课堂密码》中谈到,如果教师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将德育融入教学,那他是一个教育者;如果教师看重的是眼前的知识点,他仅仅是一个教学者;如果他只看重眼前的得分,反复操练,他最多是一个训练者。 笔者认为,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一定不甘于只做一个训练者。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立德树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乎未来人才的人生底色。但在实践推进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学段间衔接不够,内容过于抽象不贴近实际,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兴趣、认识、理解、内化。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育英才的作用? 张燕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应有作用,为学生着好人生底色,要在“一”“体”“化”上下功夫。 “一”是核心
“同心”党建品牌标识为盾形,中间为“同”字,突出“同心”党建的核心,寓意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上同心、同向、同行;“同”字上面是“心形”,寓意党政同心、干群同心、家校社同心,共同促进学校发展;盾形本身寓意坚强、有力、保障,表示党组织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盾形四周为橄榄枝,橄榄枝为首都师范大学校徽的元素,表示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保持统一,两枝橄榄枝组合成半封闭图形,象征党组织的温暖和力量。 首都师范大学
“接力一二三”党建品牌标识左侧象征学校党组织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叶子象征学生像幼苗在党的关心培养下茁壮成长。标识整体像展开的一本书向两侧伸展,寓意学校肩负成就学生、成就教师两个使命。右侧书页镂空部分象征学校党建工作的三块阵地,即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资源平台建设、高水平学校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颗初心”“两个使命”“三块阵地”合起来是学
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是一所城乡一体化寄宿制中学。自2014年建校以来,学校扎根怀柔教育的丰厚土壤,精准对标“百年科学城”建设要求,充分利用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的有利平台,积极聚集核心教育资源,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1.自主开放,深度融合 一零一教育集团的一体化办学模式,保证了怀柔校区在管理智慧、创新资源、优秀师资、培优机会方面有效地共享机制。怀柔校区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上,借鉴了总校
整体建构劳动教育体系是学校劳动教育全面发展与深入推进的必由之路。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通过优化顶层设计与创新实践路径建构劳动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海淀特质、北邮附小特点的劳动教育模式。 1.以劳铸魂,探索特色教育理念 学校的劳动教育理念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成,是劳动教育发展的主线和灵魂。在“崇德尚典,修己安人”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坚持以政策为引领,以“五育”为框架,以“树人”为根本,以发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确立“以德立校、质量兴校、品牌强校”的新发展规划,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变革,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第一,制度治校,推进治理体系改革。学校建立党建引领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立“问题项目具体化,具体流程责任化”的项目管理机制,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重新制定工作流程,形成了12个制度文件。 第二,扁平管理,推进治理结构改革。一是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重整学校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校管理。为此,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中心小学探索了“五度”管理,即“长度、高度、宽度、深度、温度”五个维度。 长度是指干部要能够立足当下,着力于长远思考与谋划,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师的长远发展考虑,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一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听课,进行多轮跟踪指导。借助市区级教研活动、校内骨干教师展示课等,增加青年教师锻炼的机会。同时,借助青年教师沙龙
为了丰富育人资源,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陶然亭小学探索建立了“第一班主任”协同育人机制。 1.丰富育人资源,迎来“大先生” 结合学校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成为“第一班主任”,进入到班级、年级,和班主任老师一起陪伴学生成长。 这些人不仅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也深深影响和带动了学校教师的成长,成为塑造师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青年教师不仅是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也是整个教师队伍未来发展的力量源泉。北京市门头沟区育园小学开展了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从其专业成长策略上找到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路径,制订“新希望”教师培养计划,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初步构建了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1.整体分析情况,制订专业培养计划 通过对青年教师的整体分析,学校制订了专业的培养计划,力争使每一位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
交流轮岗是一种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方式,通过让教师在不同学校、不同岗位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不仅能够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学水平,还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校际研讨,让轮岗教师与学校教师产生思想碰撞。交流轮岗让教师有机会实现校际间的研讨,彼此分享思考与经验,在思想碰撞中打开教学思路。例如,数学学科的轮岗教师介绍了学案。学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班级管理的效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工作。为了让班级管理工作更具实效,作为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的成员校,来广营校区小学部创新正副班主任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实现班级建设的良性发展。 1.精心科学搭配 预组合。学期末,在确定正班主任人选后,正班主任要在年级组中进行整体述职,阐释带班理念、管理思路以及对副班主任的需求,有意愿担任副班主任的教师也要介绍自身特长,以及希望和
为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教师专业成长促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学构建“三一工程+两个基点”教师培养框架。以价值引领为中心的“三一工程”让教师充分理解教育过程的生命意义,自觉确立自身专业成长的价值起点;以发展性评价和激励反思与创造为两个基点,培育教师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撬动教师生长内驱力,使教师明晰专业成长中的个人需求、目标与方向,引领教师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1.“三一工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始建于1959年,是丰台西部一所环境优美的现代化花园式完全中学,是云岗教育集群牵头学校。学校凭借毗邻航天高科技单位的优势,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名片。 目前,学校形成了以“云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创建“和·美”党建品牌,秉承“适合教育”的办学思想,融合云岗地区“产城融合 宜居宜业”云岗生态航天城的建设规划和布局,坚持“科研引航、文化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明确了“以人
“适合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回顾“适合教育”的发展历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的教师学习着、思考着,积淀出“适合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 1.构建全面、多渠道的育人机制 在教育实践中,学校立足学生长远发展,不断优化学校育人导向,围绕“人文素养、科学素养、道德素养、思维素养、数字素养、身心素养”六大核心素养,指向“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乐学·和美’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建构以云课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基础,党建品牌的创建为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再提升提供了新的引领。学校党总支开展了以“和·美”党建品牌引领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 1.基于“和谐”教育生态的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建设 “和谐”教育生态是“和·美”党建体系的基础,以领导机制、共建机制和联系机制实现党组织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领导。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项目式学习,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以项目式学习研究为契机,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初高中全学段全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作业、改革评价,不断提高学生整体学业质量和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动建设学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1.立足单元整合,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立足单元整合,基于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式学习。为了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围绕“云文化”理念,按照“以特色促管理,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思路,以教科研为先导,以管理为根本,以提升教师信息科学素养、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搭建各种平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以立德立业为根基,促进青年教师师德、业务双提升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通过“集体、个人学习—榜样引领—讲述育人故事、策略”,引领青年教师深入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坚定做新时代好老师的信念与决心。为促进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在初中阶段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利用移动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智能素养。 1.教学内容和框架 初中阶段人工智能教学包括人工智能主题教学和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两部分,教学内容包括概念、特征等通识知识,视觉识别、智能语音等生活常见应用和无人驾驶、智能音乐等综合应用组成的人工智能技术实践体验,认知AI、无监督学习等技术应用编程以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坚持“实”“深”“细”“透”原则,充分挖掘学校所处地区的红色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红色英雄及航天科学家的故事,并把红色故事讲出来,传承、弘扬红色先进文化及航天精神,促进学生汲取营养乐学扎根、蓄积力量和美成长。 走进云岗社区,收集红色经典,了解红色故事。师生走进云岗社区、走进家庭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课题组在可视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梳理初高中地理教材中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教学内容,结合日常教学活动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尝试和探索,按实验模拟与演示、模型制作、观察与测量、考察与调查等进行分类,探究形成了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地理实践力的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 1.开展地理实验活动 开展地理模拟实验与演示活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开展热力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数字实验系统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自动获取实验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那么,如何将数字实验系统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 1.精准测量微小物理量,提升实验精度 针对传统实验方法难以准确测量的微小物理量,如微弱的电流、微小的力等,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实验系统的高精度测量功能进行准确测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工智能为媒介支持中学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日益增多。那么,如何在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发挥混合式教学的最大优势? 1.遵循特定教学原则,合理运用人工智能 教师在遵循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处理好三个维度的关系,即教师智慧与人工智能、线上与线下资源、课内与课外练习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需要,融合运用教师智慧与人工智能开展
项目式学习作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式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应用知识和操作实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学生自主地进行设计、问题解决、决策或者调查活动,并最终以“产品”等形式结束。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解决真实问题,提升了生物核心素养。 1.聚焦课标和教材,确定主题,开展深度的项目式学习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习主题(七)“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的内容要求中给出很多具体情
中国航天事业中的各种型号的火箭模型不仅是教师开展科技教育的理想载体,还是开展数学教学的理想载体。基于此,笔者开展了以“制作火箭模型”为核心任务的项目式学习,旨在通过火箭模型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第一阶段:拆解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将任务进行拆解。接着,各个小组展示不同的拆解方案,学生们进行评价。学生们将拆解后的任务进行
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把学校“爱、严、细、实”的校风常记在心,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存在问题的学生,在陪着学生前行的旅程中,我们一同看到了美丽的春天。 班级里有一名比较“特殊”的同学叫小白,他脾气火爆、语言不文明,还动辄和同学拳脚相向。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开学初我便进行了很多次家访,了解了问题背后的根源:他是由父亲独自抚养长大的,父亲的性格直来直去,他却敏感细腻。所以,当他在学校里遇到问题没有得到及
“因材施教”的起点,是要尽可能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十几年的生命历程,才能深入地理解学生现在的思想和行为,并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1.注重家校沟通,“看山不是山” 教师的教学经验,有时会帮助自己加速对学生的了解,有时也会让自己陷入经验的“牢笼”,从而丢失真正走近学生的机会。 甲同学常和同学们有摩擦,一般情况下,如果老师听到多数同学反映他心眼小,并且在调解中发现甲同学确实存在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依据实践育人理念,将思政课程与德育活动相融合,尝试进行思政课程与德育活动融合的一体化育人探索。通过梳理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德育功能,形成贯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内容,据此设计契合的德育活动,纵向贯通中小学段,横向延展到课外、校外、家庭与社会,由此形成三维立体结构的一体化德育体系。下面,以京源教育集团为例,对石景山区思政课程与德育活动融合的一
推动宪法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对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至关重要。2021年,笔者牵头申报了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课题“宪法教育在中小学不同学段的一体化研究”。该课题立足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的实际,通过学习资料文献、梳理教材内容、剖析诊断课堂、提炼实践经验等手段,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宪法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宪法知识、宪法意识、宪法情感和法治能力“循序渐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破时空界限,让家校沟通变得更为便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积极探索开发线上德育课程,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活动,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了“课内外互动,家校社互联,线上线下互融”的全域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而且加强了思政课的建设
当学生出现不良情绪时,班主任要引导他们学会接纳和调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做学生健康心灵的守护者。 冷却降温,与生共情。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感受,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表达自我。化解学生不良情绪的第一步是引导其冷静下来,我们可以与学生共情,用温暖的话语与学生互动。记得有一次,班里的小涵被同学诬告,他气得暴跳如雷,得知情况后我立刻找到他:“小涵,你现在一定很难过,换作我,心里也会不舒服……”他抬
小学生的不良情绪不但会影响学生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同时也不利于良好班集体的构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通过有效沟通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化解不良情绪。 释放情绪——教师先不作任何评判,让学生宣泄情绪。体育课的分组游戏中,两名男生分别带领各自的队伍展开激烈竞争。突然一名男生愤怒地拽住另一名男生的头发,另一名男生也不甘示弱,两人瞬间就扭打在一起。受伤的男生跑到我这里“告状”,另一名男生则
初中阶段,一些学生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对未来的不确定等因素,会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怎样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呢?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方式。 读书运动“转移”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莫名的情绪低落,有时因事情太多产生压力,有时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担忧。可以通过改变注意力的聚焦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转移不良情绪。例如,运动是转移不良情绪的一剂良药,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多巴胺
在班级管理中,我尝试营造“五感”情绪场,建设班级正能量。 视觉调控班级积极情绪。视觉调控是指利用视觉开展班级情绪调控活动。可以尝试开办班级画展,学生在放松之余还可以增加对同学的了解:画技高超的学生被推选为板报、壁报组成员;画技一般的学生可以尝试解读作品,提升表达能力。初中生除了学习压力外,还经常被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所困扰。因此,我尝试开设班级影院,通过播放影片引导学生观察剧中复杂的人物
家校共育绝不是学校的单方努力,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学校和家庭手拉手的“双向奔赴”。如何实现与家长“手拉手”,形成更加强大的育人合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学会有效沟通,搭建合作的桥梁 有效的家校沟通是提高家校共育实效的前提和基础。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总结出两点。第一,反馈问题要委婉。沟通时可以多使用“如果(要是)能……就更好了”的句式,让家长和学生都更容易接受。第二,反
2021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提出,应着力建设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和儿童之家,建设多种类型的校外活动基地。儿童友好是教育机构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良好的儿童友好实践有助于提升机构管理水平,促进儿童
2024年是首都教育“课程改革年”,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以下简称“人开学校”)立足学校的区域特点,发挥贯通制办学优势,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布局,全面深化改革,以最大力量应对新时代变局。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以全面落实“素养导向、综合育人、实践育人”为宗旨,努力促进学校办学高质量提升。 1.优化育人场域,建设活的自然育人课程 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通过赋能新课堂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提出,以“实”为核心理念,通过多元化学习新课标、单元整体教学、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等措施,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还强调,以“两关注、三还给、夯实四hua”,践行新课标,打造高效课堂。 1.以“实”引领,学习新课标 心中有课标,教学方有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为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渗透阅读技巧,拓宽阅读途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1.变换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把握核心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分析课文时,可以经常变换切入的角度:
“单元阶梯式作文”是在观照单元写作训练目标的基础上,通过逐一实现篇章微能力的训练,进而突破单元写作训练重点的一种循序渐进的作文训练方式。这种方式遵循由读到写、由感性到理性、由局部到整体的客观规律。开展阶梯式作文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实效,为教师破解写作教学的困境提供行之有效的抓手。部编版教材中写作方法更具序列性,能力训练更具阶梯性,写作内容更具层次性,写作专题更具指导性,是教师以教材为核心进行
根据新课标理念,整本书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将全方位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关键作用。那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思维场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呢?以《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为例。 1.利用真实任务驱动 学生对于整本书的学习,既可以是在总目标的引领下,分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学习,每个学习活动的目标都指向最终目标的达成;
整本书阅读在扩大学生阅读空间、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思维品质、发展整本阅读素养方面,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书目《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例,浅谈教师如何在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中采用不同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与方法,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品味。 1.导读课——开启神话故事阅读之窗 善于激趣设疑。在导读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要重视作业设计,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1.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应考虑学生完成作业后的愉悦感、轻松感、成就感,其中包含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考量,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素养和能力。 主体性原则。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由于时代、个人成长环境的不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鉴赏能力有限,往往无法将自身生活经验和文本丰富的文化内涵联系起来。本文以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言文《伯牙鼓琴》为例,探讨如何运用戏剧元素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
高中语文要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本文以戏剧语言教学为抓手,通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探讨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抵达“鉴赏品味”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方式。 1.把小说改写成话剧,体会戏剧语言的特色,习得戏剧自主创作中的专业表达 《老人与海》小说原文(片断): “我现在去捞沙丁鱼,”孩子说。 等孩子回来的时候,老人在椅子上熟睡着,太阳已经下去了。孩子从床上捡起一条旧军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笔者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几何直观的意识,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丰富学生几何直观的经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几何直观素养。 1.让学生完整经历数学思考过程 由于数学本身是抽象的,尤其是极限思想,基本的数学经验是让学生形成数学现实、构建数学认知的基础。所以,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笔者利用几何直观给学生一步步展示,通过平均分再拼摆,将圆
课外作业是初中英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技巧的夯实。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语言知识。教师要聚焦减负增效的基本原则调整作业设计思路,综合对比不同的作业设计案例,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作业设计之路。 1.设计原则 以学生为本原则。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开拓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鼓励、激励、唤醒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实现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课堂最开始的1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教师通过示范引领、模板支撑和多元评价等方式培养“小老师”,让其为同学讲课讲题,充分提升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1.任务驱动,标杆引领 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学习方法在学习效果上的差异,让学生意识到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学”。接下来,教师给出学习任务——每节课的前10分钟由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将自己提前预习的内容讲给其他同学听。首先,教师给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信息科技”在此轮课程设置中落实为全国统一开设的独立课程科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要让学生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倡导真实性学习,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作业作为信息科技课程中学生开展学习实践的重要环节,作业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理念
民族乐团的创新建设应以全面提升学生人文底蕴与审美素养,重视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特色美育融合课程、特色美育社团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具有学科拓展、特长拓展、艺术拓展、展示拓展等特征的示范性创新美育链路。北京市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以民族乐团教学为载体,展开音乐美育工作的部署,合理规划民族乐团教学、创编、展示等全面美育内容,最终确立为“美感、美创、美示”三阶模式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策
“脚手架”理论在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广泛并且效果显著。目前,舞蹈学科已有的教学模式中,已经出现搭建“脚手架”的实践行为,却少有关于搭建“脚手架”的理论探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各艺术学科确定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导向。舞蹈学科应该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搭建“脚手架”为手段,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实现育人功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从舞蹈学科不同“脚手架
课后服务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义务教育学校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实现高质量课后服务供给。北京市西城区鸦儿胡同小学精准把握课后服务课程特点,紧密围绕课后服务目标和学生个性需求,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学校还借助家长、社区等资源,拓展课后服务实施途径,凝聚各方力量协同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1.多元融通,开设课后服务微课程 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身体健康角度出发,学校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