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基于时代性与真理性的历史把握,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和未来教育发展走向,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倡导教育家办学”、以“造就一批教育家”为教育工作者发展的目标,到“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高素质发展从倡导性到
【摘 要】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这一基石的铸造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教师的角色越发凸显其重要性,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和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的提出,正是对教师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全面要求,它强调教师应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本文将从内涵解读、精神逻辑到实践路径,全面剖析如何培育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以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摘 要】本文从教育家、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解读“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的关键要义。作为教师,应发自内心对学生“有情有爱”;要源自专业,给学生“有法有料”的辅助和指导;还要归于本性,做到“有德有义”。 【关键词】教师素养 教育家型教师 师生关系 “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1]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洞察了人性之后,做出了这样的总结。“被赞美”“被尊重”,是人内心的根本
【摘 要】解决因美育中断而引发的理念认知不清、价值追求片面与教师素养不足的问题是发展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教师当解悟何为美,何为美育,何为中华美育及其精神,提升课程美育意识,实施审美教育以美育人,实施立美教育以美化人,实施创美教育以美培元,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文化理解的能力,从而愉悦学生身心、浸润核心价值,切实推动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课堂美
【摘 要】孔子的教育实践之中,“不教”既是一种教育哲学,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在《论语》《孔子家语》等典籍的记载中,每一次的“不教”,都有深刻的含义。孔子的“不教”思想和实践,与其重视思与行的结合、重“道”轻“器”以及人本主义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对孔子而言,“不教”是一种收放自如的、追求善教的教育哲学;“不教”的学理基础是受教育者的自我领悟;“不教”的内核是充分遵循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速度,不以知识获得
编者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从六方面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教育家精神反映了新时代对教师理想信念、人格品质、专业修养、教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六条论述,反映了新时代对教师理想信念、人格品质、专业修养、教
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强调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及其丰富内涵,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基层学校应该如何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强调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向全
【摘 要】教育自觉是基于文化自觉提出的概念,是教育者有意识地自觉发展并持续实践超越的体悟过程。校长作为教育自觉者,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教育家精神内涵为核心把握学校治理进程,通过觉的理念、觉的路径、觉的内容,最终将教育自觉落实到对“人”的思考,具体表现为知行合一的榜样引领、止于至善的终身学习以及以人为本的智慧启迪,从而实现教育家型校长的教育理想。 【关键词】教育自觉 教育家精神 校长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构成要素,其中涵盖: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锚定了航迹,提供了蓝图,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这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信念支撑和必然要求。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理解和实践“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时,既要
【摘 要】电子词典是高中英语词汇学习资源的拓展路径,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电子词典开展学习,以提高词汇学习有效性。本文聚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索借助电子词典辅助词汇教学的应用场景和实践路径,助力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学会合理使用电子词典开展语言学习。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电子词典 学习能力 英语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词汇等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词汇学习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阅读语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在阅读课堂中开展词汇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基于主题语境深化单词理解、加强词块意识、迁移词汇运用。电子词典是学生可以合理利用以开展词汇学习的数字化工具。 本课例借助电子词典,开展渗透在阅读中的词汇教学实践。一方面,查阅主题信息、铺垫背景知识;检索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构成的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知识作为六要素之一,其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在信息技术不断赋能语言学习的背景下,可通过借助电子词典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词语迁移运用能力。 沈冬梅老师建构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电
【摘 要】本文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复杂的运动情境”概念,分析其理论依据和多样化特点,探索复杂运动情境小学体育课堂微变革,从运动角色代入、运动场景创设、动作结构重组、运动规则助力四个方面提供真实可参照的创新实践案例,开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行动。 【关键词】探索 复杂运动情境 小学体育课堂 微变革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 下简称《
【摘 要】“学”和“思”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的热点词汇。在语文学思课堂中,教师应以核心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以“学”为中心,以“思”为主线,以“探”为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乐学善思,学思共进。本文从语文学思课堂的内涵及价值、形态特征、基本原则、实施路径、实践策略等方面入手作了有益探索,着力建构学思课堂模式,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强化深层认知结构
【摘 要】在“双新”背景下,课堂教学关注发生巨大转变,以学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抓手,关注学科实践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基于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提出体验学习圈的循环式学习音乐实践策略,并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辩证地看待传统与新型学习方式,从学生学习本身出发,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求真正把准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脉搏,对学生本体的发展和教学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
【摘 要】文化史是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最好的素材。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仍忽视对学生文化认同的教育,课堂教学常常简单化、浅显化处理或脱离历史学科的本质。文化史教学需要从提升历史文化认知、增强历史文化理解、孕育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历史文化行为四个维度,增强学生历史文化认同感,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 【关键词】初中历史
【摘 要】本文在厘清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内涵与内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育人价值,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拓展延伸到课后,一体化设计课后服务课程,在突出语文学科课程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将语文学科能力具体应用到劳动实践中,实现不同学科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多重育人价值。 【关键词】
【摘 要】科学思维具有内隐性特点。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核心素养,必须积极寻求促进科学思维具象化的策略。本文详细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富有内涵的记录方式和栏目,整理、分析和交流记录内容,同时,激发学生自我监控的内驱力,将科学思维内化与外显的过程具象化,引导学生深度应用科学探究手段,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外显 内化 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
【摘 要】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是一种与感悟体验式阅读相区别的阅读类型,强调阅读的态度、方法、思维的“思辨”性,旨在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和理性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要结合现实,明确思辨方向;依托教材,整合思辨内容;任务驱动,促进思维发展;明确指向,确立评价标准。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小学
【摘 要】职初教师成长共同体是教师培养部门为促进职初教师专业成长而组建的学习型组织。在目前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组建职初教师成长共同体,要充分尊重教师发展的个性需求,科学制订研修计划,让职初教师在成长共同体中共学、共研、共行、共享、共评,并履行监督保障职责,以高效的资源整合与创生,推动职初教师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 职初教师 成长共同体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
【摘 要】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索高质量的教师研修方式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以项目研修为载体,逆向设计,研制符合素养立意的目标与成果;卷入实施,铺设深度覆盖的路径与支持;嵌入设计,探索增值导向的理解与表现,从而激活教师研修内驱力,提升教师研修效能,实现教师研修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项目研修 校本研修 研修机制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已经成为普通高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实践,总结了“三跨”“四维”“五度”高中校本教研实践路径,旨在通过“跨学科、跨学校、跨时空”的合作,以及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基地校—联合校—联系校”四个维度上的全面发展,实现教研“广度、宽度、高度、深度和温度”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校本教研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教研组受到了年级、学科备课以及应试性目标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了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这无疑影响了教研组功能的充分发挥,也阻碍了学校课程品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重构教研组,要围绕文化建设进行,寻求方略,突破困境,提升品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教师积极参与、高效有序的教研环境。 【关键词】教研组 现状 重构 文化建设 教研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组织,对于教
【摘 要】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第一位专业教师,其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教·研·写”一体化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与专业写作有机整合,通过坚持一个阅读习惯、增强一个研究意识、历练一个写作表达等实践维度,优化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培养具备教育家精神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研·写”一体化 教师专业成长 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学生为学、
相较于其他学段的项目化学习,幼儿园项目活动更需要关注儿童的声音,侧重培育幼儿的学习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项目活动中的反思和反馈[1]。在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实践中,如果能保障不同年龄幼儿的全程参与,混龄将会是深入开展项目活动的自然支架,这也是个体差异转化为项目化学习的契机。如何以学习共同体为支架,帮助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体验指向高阶思维的项目化学习?马赛克方法为高质量的混龄项目活动实践提供了新
心理学中将幼儿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定义为:“焦虑的一种。通常出现在与父母分离或与所爱和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这本是一种正常心理反应,但是若过度恐惧和紧张不安,持续时间过久,则可能是神经症性分离焦虑障碍。多见于 6~10 个月的婴幼儿,但也发生于其他年龄段。几乎与婴儿和主要抚养者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其产生与婴儿的认知能
“让每个儿童都可以成长为最好的美玉”是重庆市璧山区璧泉小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面向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群体,通过加强课堂练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减轻过重作业负担,搭乘“美玉”课程、破除“五唯”顽疾,搭建家校社共育桥梁、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等举措,不断探寻“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六课练兵”,打好“双减”底色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是“双减”政策落地的有效保障。
在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过度强调文言文字词积累与语法,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文言文教学形成了“读—译—背—练”的教学模式[1]。情境任务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创新方法,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活力。其强调将文言文的学习置于具体、生动的情境中,通过任务驱动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文言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逍遥游》作为文言文背诵推荐选修篇目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课程内容中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其定位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笔者基于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的开展四个方面总结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具体教学策略。
课表是学校课程实施与管理最直观的“表象”,好的课表是学校高质量育人实践的“施工图”。但是,目前一张周课表模式难以适应新课程方案要求。新课程方案将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设置为统筹课时,占总课时14%~18%,大致相当于每周三四节,而很多地方要求周课表要体现“开齐开足”,设置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队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心理健康六门“课”,那么无论怎么排都难以“符合规定”。这种“周课
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至关重要,构建一个“让阅读随时随地发生”的校园阅读环境是促进学生阅读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通过开展“四全”阅读(全员阅读、全科阅读、全态阅读、全息阅读),构建“四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阅读生态系统(阅读对象、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时空多维互动、多元促进、和谐共生),展示了一个理想的阅读生态图谱,让石湖中学(以下简称“学校”)成为一个阅读乐园,让每个学生都在阅读
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民族的未来和国民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课堂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日常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音乐可以起到放松身心、激发感情、振奋精神、消除紧张焦虑等作用。音乐活动融入心理教育,能够发挥丰富精神、温润心灵的作用,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研究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和音乐心理学视角,将音乐活动融入小学心理教育教学设计之中,旨在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
很少有人给自己翻译的书写书评。笔者推荐的正是本人与同校谢湘教授合作翻译出版的《探究更深层的学习之道—重塑美国高中的追求》一书。此书原版(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首次出版发行。当时,笔者对高中教育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课程。大学的课程建设与高中完全不同,笔者希望能了解国外的教育是不是存在同样的问题,或者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机缘巧合之下,翻译引进了此书。正如笔者在内容摘
开学刚过一个月,三年级(6)班班主任张老师因临产请假,学校商议决定让我临时接棒,担任该班班主任。办理工作交接时,张老师特地叮嘱我:“班上学生子豪爸爸性子急、脾气暴、喜挑刺,爱找老师麻烦,希望你注意这个‘刺儿头’,别摊上事儿。”我听后淡淡地笑了笑,没放在心上。以我十余年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什么类型的家长没见过?这种家长要是对付不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岂不白当了? 第一周,风平浪静。 第二周,召开接班
一天,和一位同事聊到学生们的近况时,她的一席话让我思忖很久:“从前的年代大家都很辛苦,但好像也没听说过有很多‘玻璃心’的学生。也许当时的学生经过了‘艰苦’的洗礼,早已不知道‘伤心’为何物了吧?反观现在的学生,他们受到家长的百般呵护,犹如温室里的花朵,一遇风吹雨打就蔫了头,动不动就喊受伤、心碎。不知长期这样下去,学生们遇到挫折,会如何渡过难关?” 其实,学生们这样的趋势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了:自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