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发挥我刊资政、引领、传播的学术平台效应,积极促进学术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推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教育与职业》杂志社2023年举办了以“助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衷心感谢全国各相关机构(单位)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积极参与!现征文活动已结束(获奖名单已刊发本刊微信公众号)。本刊将分期择优刊登部分获奖论文,以飨读者。 [摘要]创新作为经
[摘要]高中阶段教育分流旨在将不同禀赋的个体导向适合的教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教育政策。从阶段特性看,高中阶段受教育个体已具备的发展能力、不受强制的受教育意愿以及所享受的多维教育服务为教育分流奠定了基础。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高中阶段普职两种教育类型的发展状态悬殊,因普通高等学校招录设计不完善导致普职两种教育发展路向相异,因分流标准设置不合理导致普职两种类型学生发展禀赋模糊,因中职教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既具有实现技能跨文化迁移的知识职能,又承载着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文化使命。通过对“长三角”地区A高校留学生“非遗”传承教育项目的调查与分析,跨文化环境下的创新迁移与技能形成被证明同时依赖国际化的外在物质过程与创新本身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且后者具有更为长效的正向作用。同时,外语能力是影响跨文化环境下内、外向度创新迁移的重要因素;范例学习的作用在外语能力受限的前提下尤为显
[摘要]经过40年的努力,虽然我国县域高职学校规模迅速扩大、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多元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但是仍存在学校区域分布不均衡、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不但会阻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议借鉴江浙经验,推动各省县域高职学校均衡发展;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引入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强学校内部治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教育合作从无序走向有序,合作办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合作形式从线下走向线上。然而,数智时代的到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如合作机制尚不完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共同体”意识薄弱、教育数字化程度和水平差异明显。因此,为提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数字素养和技能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与业务融合的专业领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培养目标、标准、方式尚不完善。国外高职阶段开设的数字素养和技能课程以职业资格框架和信息技术能力等级框架为依据,开设形式和评价方式与国内并无明显差异。高职数字素养与技能课程,应基于已有信息技术素养课程标准完善开设依据,以基于数字生产方式梳理的蕴含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设数字素养
[摘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探索。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运行逻辑,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多元主体参与为重点、以实体化运行为动力。但通过剖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存在多元参与主体的权责划分不科学、实体化运行中产权界定不清晰、组织内部信任关系未建立、现代化治理结构架设不完善等现实难点。因此,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应加快完善
[摘要]人工智能重塑了人类的技能、工作任务乃至整个职业,形成了“技能—任务—职业”三重替代效应。为了适应人工智能的“三重替代”效应,直接面对劳动市场和职业变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进行根本转型。一是适应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型的新需求,将培养“工具人”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二是应对“三重替代”效应的冲击,动态调整人才类型的供给结构。三是适应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新要求,通过变革传统课堂
[摘要]科教融汇既是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以三大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双重维度上实现与科学技术创新和使用的融会贯通。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落实科教融汇理念的过程中,却在制度层面存在缺乏针对科教融汇的制度供给、在主体层面存在行动主体科教融汇意识及科研能力薄弱、在场域层面存在校内校外融汇性教育资
[摘要]培养一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人才,是职业本科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职业本科院校培养的现场工程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性支撑,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价值旨归,更是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职业本科院校要根据自身属性,将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规格定位为工程技术型、能力复合型和实践创新型。基于此,在实施策略上,需要研发专业认证标准,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摘要]英国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为目标,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革,包括确立雇主主导、需求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供给规模与质量,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配套制度与支持体系。借鉴其成功经验,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既要明确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也要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规模,更要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摘要]当前世界制造业正面临智能制造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企业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新雇员并为在职雇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各国普遍认为,只有拥有强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才能为本国制造业提供稳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分析德国、美国和日本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经验,从办学主体视角比较他们在就业率、灵活性和应变性方面的表现,从科技创新视角比较他们在产业引领、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异同,从教学创新视角比较他们
[摘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凭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优势,为社会人力资本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助力缩小社会差距和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共同富裕。浙江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创新实践,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形成了系列经验。借鉴浙江经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需进一步深化职教改革,明确职
[摘要]技术认识论关于技术发展规律、技术知识特点、技术认识逻辑的观点对职业教育评价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技术认识论的视角看,职业教育评价存在价值关怀弱化、多元主体诉求冲突、评价内容未能凸显类型特色、评价方法相对单一等问题。为此,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确立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评价理念;面向多元利益相关者,构建职业教育评价共同体;依据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完善产教融合评价内容;以技术认识为导向,探索过程性
[摘要]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国历史上无数匠人的智慧,承担着技艺传承与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手工艺能够与地方文旅产业、数字产业相结合以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以继续发挥传统手工艺人在造物、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要在充分解析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和传统手工艺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厘清技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