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正式科学教育和非正式科学教育日趋紧密的合作,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在非正式环境中可能被激活的科学学习形态,并尝试采用更加规范、多元的标准和技术来评估其效果。然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学习过程相当复杂,那些在正式教育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学习模型并不能被直接采用。因此,如何评估非正式科学教育,便成为当前科学教育研究面临的深刻挑战。通过对当前非正式科学教育项目的评估研究进行脉络梳理,本文探讨了当前
摘 要:推进科学教育改革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基本战略的重要举措,博物馆等社会公共空间为提升科学教育质量、拓展科学教育空间、创新科学教育理念、变革科学教育方法营造了优质教育改革环境。博物馆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进程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国家相关政策为破解这些困境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市育才学校遵循国家政策倡导,借助博物馆等周边社会公共空间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利用博物馆组织常规研学活动、扎根博物馆孵
摘 要:在学科融合发展的教育趋势下,我国科技馆教育不断丰富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研究。近年来,中国科技馆通过开展多样“工程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增强发展学科融合的教育实践路径。本文从“工程文化”的历史、“工程文化”在科技馆教育中的实践价值与意义、中国科技馆探索“工程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案例、“工程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路径总结与展望四个维度展开,探讨科技馆做“工程文化”教育实践的具体思路,以
摘 要:未成年人问题性网络使用会对其身心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本文从个体、家庭、同伴、学校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成因:个体、家庭、同伴、学校和社会因素通过复杂的互动关系,增加了未成年人发展出问题性网络使用的风险。随后提出了应对未成年人问题性网络使用的策略,具体包括:父母创设积极的家庭环境,科学监督和正确示范网络使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与网络素养课程,监测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并
摘 要:国家“双减”政策带给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以下简称“校外活动场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双减”后,青少年校外培训需求格局迅速改变,浅层的兴趣培训需求在校内或就近的社区内就能得到解决,于是家长和学生对校外培训的需求转变为高品质的教育需求。校外活动场所若不变革与培训机构同质化的现况,不迈向高质量发展,显然会面临新的生存困境。本研究着眼于校外教育课程的改革突破,提出了校外活动场所学习活动化、
摘 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儿童服务,是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要求。本报告以国内成立最早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作者”为样本,系统梳理了其创新的以儿童为中心、救助与赋能相结合的困境儿童服务模式,认为社会组织在困境儿童救助方面具有多元功能和价值,包括:发挥研究倡导功能,识别并传递困境儿童的需求与意见;发挥社会救助功能,协助困境儿童及家庭走出困境;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协助困
摘 要:共同富裕,教育先行,少年宫针对乡镇学校课后服务没有相匹配的师资、缺乏相配套的课程、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的困境,从自身优势出发,努力践行城乡教育共富,主动助力乡镇学校课后服务。通过实践,在助力过程中遵循公益性、针对性、活动化的原则,多措并举,充实专业教师队伍;课程共享,丰富育人活动内容;奖评共享,完善多维评价体系的实践路径。实施三年来,乡镇学校课后服务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增强,为落实“双减”政策
摘 要:基于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状的理解,以学界关于非遗融入艺术实践活动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从个人、学校、社会和国家四个层面挖掘地方非遗融入艺术实践活动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开发“地方非遗”艺术实践活动,遵循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政策导向,构建观艺、学艺、创艺、传艺的活动目标,并根据艺术学科分类,分阶段设计活动内容。通过“学校里的非遗课堂”和“行走的非遗课堂”推进艺术实践活动
摘 要:指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高度契合。本研究基于相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构建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抛锚式教学基本范式,以“喜迎杭州亚运”广场展示活动为例,围绕“设锚、抛锚、第一次解锚、思锚、第二次解锚、起锚”六个环节展开教学设计,从教师
摘 要:一个城市的公共教育系统不仅仅指学校,也包括数量众多的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在与家庭和学校协同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公共图书馆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历史能为我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作为美国公共图书馆提供儿童服务的先驱,克利夫兰公共图书馆在为不同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学习帮助的同时,也为克利夫兰市的公共教育和公民培养作出了独特贡献。分析克利夫
摘 要:本项纵向研究考察了艺术类课外活动及相应的艺术课程成绩是否与整体学习成绩呈正相关。研究数据收集自488名初中生(男生259名,女生229名),历时2年以上。研究人员分别在七年级末和九年级末收集了参与者的音乐和视觉艺术课外活动参与情况、整体学习成绩(即日语、社会学、数学、科学和英语的成绩)以及音乐和艺术成绩。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参与音乐和视觉艺术课外活动与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整体学习成绩提高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