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9年,伴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思政课及其教学研究热度空前。通过对作为教学研究“风向标”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全年转载论文多角度的统计分析,梳理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学思政课教学等研究热点,并对高中新课标深度研读等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作展望。 关键词: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综述;中学思政课;
摘 要:新时代对中学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强调了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缺乏技术赋能的中学思政课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思政课教师面对新任务时的“无向感、无力感、无奈感”表现明显。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的深度变革,或对破解中学思政课教学困局有着重要意义。思政课教师应从政治站位上提高认识,从育人本质上改变理念,从教学方式上拥抱技术,积极应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思政课教学机遇与挑战
摘 要: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教学价值,需要从认知价值、智慧价值、育德价值、文化价值四个方面来再认识。而要有效释放“知识”所蕴藏的这些丰富的教学潜能,需要对学科“知识”正确认识和优化处理,注重精准把握、恰当选择、合理建构、灵活改造和动态生成。 关键词:知识;价值;教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既是一门文化课程,更是一门德育课程,这就决定了在越来越关注核心素养培育的今天,必然要强化
摘 要:灾难一经发生就会形成以地域为主的灾难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由于灾难超出自身的承载力而向社会扩散,这就需要外部力量的救助,形成更大范围的责任共同体,其基本向度有三个:由内部责任趋向外部责任,形成制约力;由集体责任趋向个体责任,形成执行力;由向后看的责任趋于向前看的责任,形成超越力。 关键词:灾难共同体;责任;道德关怀;伦理补偿 人的存在本质是社会性的,人总是在某种共同体中生活。这种共同
摘 要:反思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思政课教师应着力对学生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规则意识教育,让学生敬畏自然,崇尚法治,培植起爱国爱民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并通过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更好地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生命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规则意识教育 2019年12月起始,一场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摘 要:从游戏化学习的概念及其特点出发,以“良渚人的一天”为例,在良渚博物院开展历史与社会游戏化学习的探索,凝练出基于素养立意的游戏化学习实施策略:创设情境,融合学科·场景·剧情;建构规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机制;任务驱动,指向素养的非良构问题;构建关系,打造交互式学习共同体;激励机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等。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非良构问题 游戏化学习是“借鉴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