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从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场景开始。在“桃园三结义”这一集里,关羽以一番深情而文雅的话语表达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其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而张飞则以一句简单的“俺也一样”回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两人性格的差异,更突显了言语经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的“唯有言说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强调了语言不
2022年版课标将“语言运用”定位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和纽带,它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以及文化自信的培养紧密相连。关注学生言语经验的生长,对于践行课标倡导的“素养导向”语文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向和意义。 一、何谓:言语经验的内涵和外延 1.言语经验的内涵 言语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语言交往、语言学习、语言实践等积累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理解,包括语言法则、语言习惯、语言策略、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这
“学习任务”是2022年版课标中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语文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用语共出现了11次,其中“课程理念”部分提及2次,“课程内容”部分提及5次,“教材编写要求”部分提及3次,“阶段性评价建议”部分提及1次,另有与“学习任务”语义相当的“任务”一词出现若干次。这说明2022年版课标致力把“学习任务”的理念和实践融入语文教学中,以此推动教学改革走向学习中心的知识建构和意义增值的教学方式。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标将“积累语言经验”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提出,这在历年颁布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是第一次。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探索有效的促进学生语言经验积累的策略尤为重要。 一、在主动积累中储备语言经验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关于阅读策略,2022年版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到:“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阅读策略属于元认知知识。元认知,“即对于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监控”。在语文教学领域,我们需要在关注学生读懂了什么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是怎么读懂的。因为阅读策略学习的特点,学习者与文本之间要保持距离,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保持头脑清醒,时刻关注自己进入文本的路径,始终明了自己是怎么读的,成为一位积极的阅读者;在持
2022年版课标继承了2011年版课标倡导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基本精神,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即将课外阅读活动转为课内课程内容,凸显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但当前,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效果不佳,阅读往往停留在浅层面,忽视对作品细节的关注和价值的挖掘,且阅读过程欠缺同伴间的分享交流。那么,如何进行有趣且有深度、有价值的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如
【教学目标】 1.正确识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大意,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由字入题,走进诗中的凉州 师:同学们,我们的汉字智慧灵秀,充满故事。猜猜看,这是哪个字?(出示: ) 生:我猜是“水”或者是“川”,因为这个字表示了水的流动。 师:有道理,但是要注意这个字中间的小圆圈,它表示河流冲击形成的小块陆地,后来指古代的行政区划,现在许多地名里还有这个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长相思”词牌的基本知识。 2.通过赏读比较,感受不同词人抒发情感、描绘景物的异同。 3.有感情朗读、吟唱两首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聊会儿天,互相熟悉一下。咱们来聊聊汉字吧。每个汉字都像一幅画,通过横竖撇捺的笔画,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智慧。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字,你们认识
【教学目标】 1.改写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蕴含的哲理。 2.品析诗句,感悟诗歌以实写虚、因事悟理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明晰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游园不值》,此前已经读过、背过的请举手? (全班学生举手) 师:大家都熟悉了,这种情况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叫—— 生:众所周知。 生:脍炙人口。 生:家喻户晓。 师:没错,叶绍翁写的这首诗无论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悟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2.模仿诗歌创作邀约诗,以诗的方式表达对景物的观察与体验。 【教学过程】 一、走进诗人的邀约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听说松山湖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想介绍“松湖烟雨”,它是东莞的八景之首,很多人都喜欢来这里野餐,享受绿水青山的美景。 生:您还可以去看看“松湖花海”,那里种了很多不同品种的花,
【内容简析】 “介绍一种事物”是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习作主题。本单元在习作之前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太阳》《松鼠》、一个交流平台、一个初试身手和两篇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这样的编排使习作教学内容更加聚焦,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可以系统地学习和实践写作知识,即“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最后以习作的完成、学习成果的产出达成最终目标。 本次习作,教材从习作选材、习作
【内容简析】 “学写倡议书”是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任务。本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本次习作“学写倡议书”由单元主题生发开来,习作内容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议题提出倡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鼓励他们将这种意识转化为日常行为。这是一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实用性写作练习。 本次习作,教材从写倡议书的目的、格式、写法、要求、发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具体指导,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结合生
【内容简析】 《墨梅》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题画诗。诗、画的作者皆为元代的王冕。 题画诗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是诗歌、绘画的有机融合。画是诗的基础,诗是画的升华。题画诗自唐以来,代代相传,到元代在数量上达到空前,进入全面成熟与繁盛的创作阶段。王冕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诗人和画家,他创作的《墨梅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神品。 在缘画而作的题
【教材简析】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从节日时令、发明创造、建筑和艺术等不同的文化类型选文,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这是一个承载着浓郁传统文化的单元,对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厚重,培植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
【内容简析】 《海上日出》是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聚焦“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习作要求,提出“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和“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两个要素,构成一个由“发现训练—专项训练—迁移训练—综合训练”组成的多层级训练体系(见图1)。 根据《海上日出》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本课教学旨在依托文本开展指向表达的阅读,以此引导学生发现经典语篇中所蕴含的“按一定顺序写景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核心环节。统编本教材以其独树一帜的编排理念,特别强调了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从三年级至六年级,教材单独设立了习作单元,系统地设计了观察、想象、叙事、写景、状物、写人、围绕中心思想写作以及表达真情实感等多种习作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关键写作能力。这种编排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先进理念
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语,以其凝练的文辞和深远的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学生不仅能够积累语言知识、领悟古人的智慧,还能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而增强文化认同与人文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在现行统编本教材中,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逐步引入了一系列内容浅显、生动有趣的短篇文言文。《自相矛盾》是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其篇
《游园不值》是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板块中选编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末年的文人叶绍翁,虽然他不是顶流诗人,诗所写的题材也是常见的“访友不遇”,但是这首诗却成为了顶流,数百年来,众口传诵。那么,其流量密码到底是什么呢? 且看诗的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是说诗人轻轻敲了园门许久不开,猜想大概是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来人的屐齿踏伤了它。细品这两句,诗人明显颠倒了句子的顺序,
在湘鄂两省的交汇处,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得益彰,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它是范仲淹笔下的辽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它是孟浩然眼中的磅礴;“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它是李白心中的恣意。这个地方就是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提及洞庭诗,许多人无一例外都会想到刘禹锡的《望洞庭》。洞庭风景美如画,在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名篇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悉心品悟叶老的话,其意一是说课文是遣词造句、构段谋篇、表情达意的样品或范本;二是说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凭借。童话《开满鲜花的小路》也是例子,尽管它热闹有趣、个性鲜明,而一旦进入教材,便不再是原始状态。 和学生的学习从品悟课题开始,看到我在黑板上写下的填空“ 的小路”,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开满鲜花的小路”,显然这是昨天的预习使然。 能填不一样的吗
在广州协和学校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姓牛,更是以“特级教师”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的身份为人所熟知。她就是牛筱琼老师,我们都亲切地叫她“牛特”。 “牛特”倡导的“让学生亲历言语经验生长”的语文教学主张,开展的古诗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读写一体”的实践研究等成果丰硕,这些都是她教学生涯中“特牛”的篇章。作为熟悉她的校领导,我想从另外的角度谈谈她的“牛”。 育人特“牛” 牛老师的教育旅程,精
时光如水,我和师父相识、相知,已近九载光景。这些年经历了许多,从无到有,从懵懂到坚定,往昔的一帧帧画面都历历在目。回首2016年8月,怀揣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初心,我离开校园,又踏进校园。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尚是新手的我,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期许,像一颗即将破土的种子充满了十足的干劲。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初入职,我有幸成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教研主任牛筱琼老师的徒弟。师父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藏着一段纯真的时光,那里有陀螺的欢快旋转、毽子的轻盈起舞、不倒翁的顽强挺立、玩具枪的威武射击、橡皮泥的千变万化和遥控坦克的威风凛凛。这些玩具,如同时光机的操纵杆,轻轻一推,便带领我们穿越回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在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中,这些充满魔力的玩具名字出现在“识字加油站”里,引领着孩子们开启了一段探索汉字与回忆的旅程。 识记生字是学习汉字的基础。孩子们借助拼音认读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五月的一天,踏着绿荫幽草,我们一行人驱车赶往西部农村的一所学校送教。 得知我们的到来,校长早早就在门口迎接。寒暄几句后,随即带我们参观校园,并做了简单介绍。这所农村学校坐落在大山腹地,属九年一贯制体制,办学规模不大,每个年级一个班,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 清晨的校园,素淡美好,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我们在一片美好静谧中,开始分学科授课。我执教的五年级有14名学生,是小学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