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众好友相约农庄。饭毕,斟一杯月色,在山脚小溪边摆开临时“论坛”。人群中老师居多,职业使然,话题便围着师生那些事儿聊开了。 一朋友的女儿言道:老师总喜欢以集体主义绑架我们,这样可以吗? 潺潺溪声里,我们正色敛容,听女孩细诉起来:班级只要有一个同学做得不好,大家便都是“罪人”。老师那难听的话“信手拈来”,还说我们都没有集体主义精神。她这样道德绑架,我们听了都很不开心。我们有点感动于娃的坦诚
小时候,代表着家庭最高文化水平的二哥常常戏谑我是原始森林中捡来的,源于我太野。野到什么程度?每当父母将船靠岸装卸货物的日子里,除了吃饭与睡觉,其他时间他们是难得见着我人的,我把时间都给了隔壁船上的难姐难弟,都给了广袤的大自然。 父母靠运输砖瓦之类的养家糊口,养活十个子女,面对那么多张吃饭的嘴,他们没空管我。作为幺女的我自是成了无风的鹞子,整日到处游荡。当然,懂事的时候,我会用捡到的蚌壳做工具,挖
陈晓锦,1950年生,祖籍广东潮州,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近30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与中国汉语方言整体研究息息相关且意义重大的海外华人社区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和人才培养,成绩卓著,出版相关专著10余部,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学术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成为国内在海外汉语方言研究领域成果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学者。陈晓锦教授主持了多项海外汉语方言研究方面的国家级、省
“老师开学焦虑”“开学碎掉的其实是老师”……从填写各类烦琐的行政表格,到参与各种与教育教学无直接关联的会议和活动;从承担社区街道或乡镇行政机构委派的各项社会性事务,到应对各种检查……记者采访北京、山东、湖南等地多名中小学教师发现,各种各样的非教育教学任务“包袱”压得一些教师喘不过气。(9月13日《法治日报》) 新学期伊始,关于教师课外负担过重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从填不完的表格、开不完的会议,到应
“我的教育方式不当,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被告人小花(化名)在法庭上满含悔意地诉说着。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审理了一起公诉机关指控亲生母亲殴打孩子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小花因教育孩子方式不当,体罚殴打孩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缓刑两年。(9月17日《现代快报》) 千百年来,在很多中国家长的认知里,教育子女是家庭的私事,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外人管不着。而且,按照
体育课也可以像点外卖一样,家长网上下单,老师带着体育器材上门提供定制化服务?据媒体报道,武汉正兴起的“上门体育课”,受到一些家长的欢迎。很多网友也对这种新鲜事物表示感兴趣,“挺方便的,想试试”。(9月10日微信公号“光明日报”) 体育“外卖”是一种上门体育私教。不止在武汉,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也出现了此类上门体育私教。体育老师带着体育器材上门提供定制化服务,可以为孩子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的
杨先武先生在《师道》(人文)2024年第6期发表的《警惕“大概念”把语文课改引向歧途》一文(以下简称“杨文”)对“大概念”作了很多反思,对语文教育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例如“语文课改必须立足于本土,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母语教育的先进经验”“没有大量的阅读,学生不可能有丰富的积累,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高”“加强逻辑知识的教学并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迫切需要”等。对这些观点
2024年6月23日下午,我受中国教师研修网之邀,为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来南通学习的近百名优秀教师做了一场关于“教学主张”的报告。 若尔盖县,我以前未曾关注过,似乎也未曾听说过。接受邀请之后,我“百度”了一下,知道它的一些大概。全县有一万多平方公里,处于3000-4000米高海拔地带,属于牧区;共计8万余人,千名教师;县域经济“脱贫”不久,各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对“教学主
对乡村教师如何写作的问题的思考,内在地包含了对乡村教师特殊身份的审视。正是“乡村的”教育文化身份的彰明,乡村教师写作探究才获得其根本的价值指引和适切的内容阐释。面向全体教师的写作探究对乡村教师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当这种写作分析落在对情境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上时,对身处具体乡村情境的教师而言将更有启发性。但当这种写作分析“默认”城市及发达地区的教育经验为基本的“普适”的模式时,乡村经验就
2017年11月,我曾有幸听过李玉贵老师的一节绘本阅读课,讲的是《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这是一本无字绘本,记录了一个乡村从1953年到1972年之间的变化。整堂课,李老师语速平缓,声音轻柔,她带领着孩子们一幅一幅地观察图片,静静地比较,慢慢地发现,在引导与鼓励中,引发孩子们思考:乡村是怎样不见的? 如今7年过去了,当时的很多画面还记忆犹新,李老师的很多话语还常常在我的耳畔回响。 “老师在
学生习作怎么教?一开始,我是“不会”的。 我的学生时代,老师从未教过如何写作,但我却在小学、初中的习作比赛中屡获佳绩,大有无师自通的架势。成年后,我才明白自己对文字这种“近乎天然”的敏感与喜爱,实际上是后天养成的——童年读到的大量连环画,夏夜从奶奶那儿听来的关于银河、牛郎织女等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村广播里连载的长篇小说,收音机里传出的每一个声波……它们都有形或无形地开启了我的想象力,激发了我
暑假坐在书桌前梳理这两年自己的阅读拐点和带领班上孩子读书的一些做法,发现自己和学生都在阅读的熏染中悄然生长。曾经以为读书是私人的事,依着个人兴趣,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现在看来,一群人,一起读,有交锋,有共鸣,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在共读中,不同的思维在碰撞,平等的个体联结起来,有了共同的沟通密码,有了共享的精神符号,这是最好的陪伴和成长。 参与共读营是改变的开始 先从自己的阅读谈起吧!我一直担任
看完这本书最后一句话“还有,如果有机会,请你放一束花在后院阿尔吉侬坟上。”是在2024年1月9号晚上11点32分。我知道我必须得睡了,第二天要早起看早读。关灯那一刻,却失声痛哭,然后在被窝里抽泣着久久无法入睡,我对自己和这本书都产生了巨大的疑惑,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后劲太大了”。 后来我一再翻阅它,重读,一遍又一遍,势必找出缘由,一颗已经中年沧桑,渐趋坚硬,理性冷静,几乎消解了抒情的心,为什么会被
1924年冬,早操课上,学生黄源戴了一顶乌毡帽。体育老师令其脱掉,黄源不从,师生间由此起了言语争执。校方决定处分黄源,训育主任匡互生为之力争,无果,便愤而辞职,引发学生罢课。校方随即开除了为首的28名学生。夏丏尊、刘薰宇、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等一批主力教师也毅然辞职。初创的春晖从此辉煌不再。 回望100年前那个寒风“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夏丏尊语)的早晨,我们不禁要问,一顶小小的乌毡帽,何以竟
教室前面是庭院,周围尽是高楼。院子里栽有一棵桂花树和一棵银杏树。桂花灌木丛生,叶色墨绿,银杏细瘦高挑,叶色淡青。本来还有合欢、玉兰、石榴等树,只是长着长着,不见了踪影。 学校从闹市区迁来,已有许多个年头。记得刚开始时,银杏树只是一棵大拇指粗的小苗,如今已长成大腿一般粗了。可大家还是觉得它长得有点慢,我也是这种感觉。有人说是基因所致。银杏树不是又叫“公孙树”吗?爷爷种树,孙子才能吃到果,天生慢。有
自习课上,我站在窗外向教室里面扫视一圈,大家都在安静地写作业。正要离开的时候,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小林低着头躲在书本后面,好像在偷偷做着什么东西。我轻轻推开教室的后门,走到小林身边。因为做得太投入,他没发现我。 这个全神贯注的孩子,将手中的橡皮擦和刻刀操作得游刃有余,像个熟练的工匠,雕刻下来的碎屑也用纸接着,一点都没有掉到地上。大约一分钟后,周围的同学看到我,有的笑出了声,有的窃窃私语,班里一阵小
学校公众号后台给我转来一条消息: 公众号小编,我是2007级学生小泽,我很想念我在学校读书时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虽然她只教了我一年时间,肯定不记得我了,但她却是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我的电话号码是…… 看到这条消息,我不禁蹙了蹙眉头。仔细地回想了下:2007年,我教了哪个班?当时有些什么学生?班长是谁?课代表是谁?我竟一个也想不起来了。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联系这个全然想不起来的学生?我又仔细看了看,
多数人渴望登顶,期盼看到最美的风景,或享受美名和赞誉。也许正因如此,我的耳畔时常响起这样的声音:“为什么我达不到优秀等级?是不是大家对我有什么意见,不给我好评?”“我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有时候我在群里发一句话都要思考很久,别人不回复我就陷入焦虑。”“我非常担心别人在背后议论我,发表一些负面评价。”…… 望着学生一张张青涩焦虑的脸庞,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心理学的专业术语——“负性评价恐惧”。
8月份,新高三开学的第一天,在高三(1)班的教室里,看到小卓熟悉的脸庞,我惊讶得差点说不出话来。小卓是我上一届高三理科班的班长,6月份刚毕业。 6月份的高考,小卓总体发挥不错,虽然英语只考了70多分,但其他科都拿到了高分,数学更是遥遥领先,以148分进入区前十名。因为总分也比普通二本投档线高了许多,小卓在填报志愿时有很多热门专业可供选择。 就在7月份,他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沟通填报志愿的一些相
1000座房子与1000篇文章 我的父亲是地道的农民,他一生建造了1000座房子。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的愿望是发表1000篇文章。 我的父亲十几岁开始在工地干活,以后四十多年,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盖房子,起初几年是在乡里的建筑队。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开始着手改善居住条件,纷纷将土坯房推倒改建砖瓦房,掀起了一轮建房热潮。这个时候我父亲回到村里组织了建筑队,带领
工作之后,我遇到很多好老师,也拜过几个师父,都是很好很好的师父。获益良多,但一直拙于言辞表达,匮于物资奉送,只好自我宽解:心里,心里,我所有的感恩,深深地埋在心底。 我的第一任师父是韶关北江实验学校的梁贻娟。那还是2009年大学刚毕业新入职时,暑假接受岗前培训,我便遇见了妆容精致的梁老师。 过了几日,新教师要上片段汇报课,大概10分钟。梁老师很是重视,嘱我好好准备,还送了两张教学光盘给我。其时
若说教育是春风化雨无声,那我在雨中已来去半生。回望过去,思绪纷杂。谨以本篇说明我的来处,一并记录三十二载职业路途中的片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一场教育的春雨中,命运育芽。 志愿成为一名教师,源于我的亲身经历和对教育的深深感激。出身农村,从小就直面生活的困难。身为大姊,早早要下地干活、喂猪做饭,照顾家中老幼,坐在课堂念书时方有片刻安宁。前途,就像一片永远种不完的地,通向难以摆脱的贫穷。
田地人间,天地人心,我常想,其实教书和种地有相通的地方。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女孩,家乡在肥沃的松嫩平原,一望无际的寒地黑土上,四季分明:春天冰雪融化,小草发出嫩绿的枝芽;夏天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秋天落叶纷纷,尽享丰收的金黄;冬天白雪皑皑,在寒冬中沉寂,在寒冻中积聚。分明的四季铸就了我分明的个性,宽广肥沃的土地孕育了我宽厚的性格,我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眷恋这片使我豪迈和智慧的黑土地。 父亲
在城市边缘的位置是这所新建的学校,走廊尽头的教室是这个学校最后一个班级,最后一个班级是我的第一个班级。就在这个角落里,我踏上三尺讲台,开启了我的成长之旅。 瓦砾成堆,望尽天涯 此时,刚刚站上讲台不久的我,目光锁定了角落里的那个身影。那是一位个头不高的圆脸女生,她一手支颐,双眼紧闭,呼吸舒缓,晨光透过玻璃打在她发丝凌乱的头顶,她却浑然不觉。开学两周,我发现,每每上课她就犯困。 “小雨,醒醒!认
清晨的时候,突然接到朋友电话,说广义走了。 一瞬间整个人都蒙了。心里一阵抓狂,没法接受。想着要马上赶到贵州去,跟广义作别。但又突然想起,早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会,学校还安排了我在这个会上发言,感到不好请假,在踌躇中,终于还是没有请假去贵州。 夫人责怪我想得太多,“要是我,什么都不想就马上走了。” 是啊,作为一个相伴30多年、同行又相知的朋友,在我的人生中,他给了我太多的支持、鼓励。我们共同经历风
“妈,我明天回家,你先做点韭菜文蛤饼啊!” 在外求学的儿子,每次回家,韭菜文蛤饼是必点的菜,且是第一道菜。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它就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家常菜。十年前?二十年前?不,应该是从我小时候就开始了,在那个物质还比较匮乏的20世纪80年代。 小时候的冬天总是特别长,但春天也总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当路边的小草从刚刚松软的土里悄悄地探出头来,草房屋檐下的韭菜也冒
在写“理论”著作和文章时,我想尽量通“人情”(普通人之常情),说“人话”(普通人能够懂的话),做到通情达理;尽量恢复“理论”的活泼泼的生气,露出些笑容,把“理论”著作和文章写得不那么干瘪和枯燥。我想让读者知道我爱他们。我让他们知道理论家不是“教师爷”,理论也不是“棍子”。 ——语出当代学者杜书瀛,摘自赵勇《让理论露出笑容——杜书瀛老师“这个人”》,《名作欣赏》2024 年第 22 期 我的诗不
朋友海标兄寄给我两箱很重的书,从2009年秋天到现在,他一直不间断地给我寄书,这是他第几次寄书,我已记不清。海标兄说:“里面有一本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很有意思,推荐你读一读。”于是,我拆开书箱,从里面翻出,从晚上十点读到半夜一点,读完一半,第二天下午接着读了一个多小时,几乎是一口气读完。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是杨素秋写的非虚构作品,写作素材源自素秋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到政府
“偷感”是年轻人对生活中种种不自在情状的自我揶揄。像扭捏、局促和畏缩等感觉都可冠之以“偷感”——虽无实际的偷窃行径,但类似小偷做派,缩头缩脑,心虚难耐。“偷感”一词包裹着幽默感,“偷”字“一笔”勾勒出紧缩不张的身体线条,令一个尴尬的形象跃然眼前,不偷似偷,喜感浮动。大体上这种拘谨不安的体验人人皆有所经历,所以“偷感”常能使人感同身受。当你开始在人群中极力避开他人的视线,并隐隐期待当个“透明人”时,
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1929-2021年)美国心理学家,1964年以后执教于哈佛大学心理系,后来曾任哈佛大学脑行为系的系主任。在哈佛期间,他致力于儿童气质类型的研究,尤其是0-10岁儿童发展的相关问题。他以跨文化和纵向研究的形式探究儿童内在气质和外在文化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其中他对婴儿和儿童认知与情绪发展,特别是对气质形成根源的研究十分著名。他的研究表明:个体气质的差异既受环
元符三年正月丁酉晦,甥雅州张大同治任将归,来乞书,适余有腹心之疾,是日小闲,试笔书此文。大同有意于古文,故以此遗之,时涪翁自黔南迁于僰道三年矣。寓舍在城南屠儿村侧,蓬藋拄宇,鼪鼯同径,然颇为诸少年以文章翰墨见强,尚有中州时举子习气未除耳。至于风日晴暖,策杖扶蹇蹶,雍容林丘之下,清江白石之间,老子于诸公亦有一日之长。时涪翁之年五十六,病足不能拜,心腹中蒂芥,如怀瓦石,未知后日复能作如许字否? ——
外祖晁君诚善诗,苏子瞻为集序,所谓“温厚静深如其为人”者也。黄鲁直常诵其“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龁残蔬”,爱赏不已。他日得句云:“马龁枯萁喧午梦,误惊风雨浪翻江。”自以为工,以语舅氏无咎曰;“我诗实发于乃翁前联。”余始闻舅氏言此,不解风雨翻江之意。一日,憩于逆旅,闻旁舍有澎湃鼞鞳之声,如风浪之历船者,起视之,乃马食于槽,水与草龃龊于槽间,而为此声,方悟鲁直之好奇。然此亦非可以意索,适相遇而得之也
三、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典型场景 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中,需要聚焦教师素养培养与发展的核心场景,面向教师教学实践、研修、培训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利用ChatGPT、星火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构建智能、高效的研修与实训环境,共建共享优质、多元的师训数字资源,创新智能、精准的研修方式,重塑教师素养发展,提升实践样态,加快实现教师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 1.以平台为支撑的智能化教育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学科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毋庸置疑,毕业之后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经过一年的学习,我们除了掌握一些有关语文教育的思想理论和热点名词,也接受了一些相应的技能训练,诸如“微格教学”“无生试讲”之类。在理论学习之下,感觉自己目前所掌握的东西都只是漂浮于空中,难以真正落实。为此,我想请教如下问题: 一、倘若我需要从现在开始做准备,我应该针对性地培养自身哪些方面的能力? 二、老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