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素养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梳理近二十年的文献发现,各级各类学校日益重视创新素养的培育,但是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创新素养应该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三个维度,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及形成新的评价方式。 关 键 词 “创新素养”培育;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
摘 要 教师自我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培养现代化教师队伍的核心问题,但教师自我意识的概念却常与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和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混淆,概念的混淆滞碍了教师自我意识的理解和生成。因此,从哲学的本体论、心理学的认识论和社会学的互动论来分析自我意识的属性,通过辨析教师职业自我意识、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深入剖析和解读教师自我意识的本质特征,界定教师自我意识的概念,进而深入探讨教师自我意
摘 要 “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格局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育人目标纷杂,家校社共育目标难达共识;育人合作不畅,家校社共育角色定位模糊;育人沟通低效,家校社共育协作机制缺失等现实困境。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家校社协同共育、构建“育人共同体”提供坚实理论基础。为推进家校社协同共育发挥育人合力,避免“力系抵消”,必须着眼于教育目标的明确,达成育人共识;厘清家校
摘 要 “双减”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落地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契机。“双减”视域下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呈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融合推进的发展态势,但实然样态中尚存理念偏差、生态缺失、师资缺位等现实困境。其突破路径为回归“双减”初衷与人工智能教育初心,有机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一体,将新认知形成、新体系建构、新空间构筑、新师资培育、新评价构建融为整体,重构青少年人工智能
摘 要 综合学习是推进素养导向教学变革的重要学习方式。核心素养作为个体成功行动所应具备的综合性素质,其本质是实践的、行动的,其发展机制在于“知行结合”。综合学习关注知识间的综合、知识与经验的综合,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综合。综合学习通过实现“知行结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综合学习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内在逻辑。学生在完整的综合学习过程中,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发展形成实践创新能力、亲历问题解决
摘 要 学校课程规划既是课程改革政策落实的实践载体,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针对学校课程规划与实际教学的落差,需要以学校课程规划为枢纽,推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课程方案的精神相契合。为此,从课程方案出发指导学校课程规划,形成课程共识,搭建课程体系;从学校课程规划出发指导,改变课时理解,形成规划意识,从而促进课程方案实践落地,助力教师教学思维逐渐向课程思维以及教育思维发展。 关 键
摘 要 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对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省份——山东省政策实践研究发现,省域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政策体系完备,政策彰显公平性、突出人民性、呈现地方性。依据冲突—模糊模型、温特政策规划与执行理论,应采取权力主导型政策执行模式,从规范组织间执行行为、加强政策宣传、提升基层执行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着力提升省域执行效果。山东省政策实践对全
摘 要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教研队伍建设和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队伍建设是完善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随着“双减”政策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传统的教研活动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但目前基础教育教研队伍建设存在专业素养不高、培训体系不健全、制度保障缺失等问题,需要不
摘 要 致力于培养教育家的名校长培养计划的出台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名校长理论思维能力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能力理论的内在要求,为名校长成为教育家和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强有力助推。要大力提升名校长的核心性能力和拓展性能力的理论思维能力,努力从理论原著学习、实践调研锻炼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来推进名校长理论思维能力建设。 关 键 词 名校长;理论思维;教育家;信息技术 引用格式 孙福胜.名校长理
摘 要 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活动系统的发展需具备完整的要素。当前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面临着多方面的发展困境,使得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呈现出名存实亡的样态,难以良好构建、稳定运行、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其困境原因,结合活动理论,提出从“意义协商,促进个体远景融合;强化支持,拓宽资源输入渠道;弱化支配,建立共享领导模式;创设文化,容纳多元声音”等角度着手,构建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阅读呈现出阅读行为碎片化、阅读体验多元化、阅读方式视觉化、阅读交流互动化等特征。教师作为特殊的阅读群体,其阅读具有专业性、智慧性、深度性、产出性和示范性的特征。新媒体时代为教师阅读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多方面的困境。分析其机遇和困境,提出新媒体时代教师阅读应注重营造阅读文化环境,强化阅读价值内容供给,注重阅读资源整合利用,发展教师阅读合作文化,以此不断深
摘 要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追访数据中的教师样本和学生样本,通过中介模型分析以及Bootstrap法稳健性检验,实证探讨了课堂互动、教师关注如何作用于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机制。研究表明,课堂互动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正向效应模型拟合良好,其解释力为33.3%;教师关注在模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在教师的课堂互动、教师关注与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测量得分中,学生所感受到的教师关注测量得分相对
摘 要 随着控辍保学等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我国初中生毕业率逐渐提高,未达到毕业要求而辍学的人数大幅度减少,但仍然存在辍学反弹的风险以及严峻的隐性辍学问题。隐性辍学的学生又叫边缘生,其课堂行为主要表现为静默、娱乐、流动三种形式。边缘生身份来自于双向建构,即社会环境、文化、自我“认同”的正向建构以及政策支持(外力)的反向建构。因此,仅从就学形式上解决边缘生的受教育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使
摘 要 具身教学与目前提出的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相吻合。具身教学是具身认知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延伸和应用,是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具身模拟作为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主题,可以解决教育实践者面临的困难。具身模拟是身体体验的再使用,具有身体参与性;具身模拟是一种心理模拟,具有心理重用性;具身模拟是非真实的存在,具有想象性。具身模拟的表征方式主要有:身体动作、共情感
摘 要 学科育人是新时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指南针,是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科切入口。当前一线语文学科育人存在理念缺失和操作模糊的实践困境,有必要深入理解语文学科育人的内涵,梳理其学科性、文化性、活动性的特征,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知识的认知发展、能力转化、启发引领功能,和语文学科教学的引导管理、具身实践、多元育人功能。要依托学科知识结构化,从“单篇”走向“单位”,学科知识情境化,从“单个”
摘 要 STEAM教育理念指“学科融合、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关注学生的综合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相吻合。通过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2012年)渗透的STEAM教育理念发现:教科书中各知识领域与各学科及初中开设的学科课程都有融合;真实情境问题总体较多;数学活动等综合实践栏目关注了学生的综合实践体验,但内容较少;问题提出和问
摘 要 课程内容要求是对学生在不同课程内容学习中各类认知及其水平的变化要求,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不同水平的结果性认知要求和过程性认知要求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各领域中各类型、各水平的认知要求总体分布特征一致,兼顾结果与过程;不同学段的认知要求逐步加深,掌握、探索水平要求递增。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及课程内容认知要求,尊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需求,引导学生体
摘 要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战略实施的着力点,其现代化建设关乎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实现。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叙事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图式理论的架构从特征类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表征(党领导体育事业的百年经验)、信息对比(功能表达)和结构激活(实施门径)等默认值,建构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建设图景;并从“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视角对其预期进行研判,丰富了学校体育
摘 要 实现有效的劳动教育并达到劳动教育目标的必要环节是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在确定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观照目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内容单一且断裂、课程评价虚假化等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文化观念的影响、条件的缺乏、制度的缺失以及评价的缺位等方面。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摘 要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破除“唯分数论”的重要抓手。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何以有效实现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教育教学的现实诉求,目前仍是亟待探索的问题。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努力:学校要形成价值共识,营造评价文化氛围;教师需转变评价观念,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学生应注
摘 要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数字化评价已成为教育评价领域的关键议题。传统评价方法主要基于教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学生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需求。但单纯依赖技术和算法的评价方式则可能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在追求数字评价的精确性、即时性和客观性的同时,保留评价的人文关怀和教育的核心价值成为教育评价领域面对的新挑战。人机协同决策是应对此挑战的未来趋势,为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