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泡一盏普洱,我望着红棕色的茶水,卷曲着的茶叶慢慢下沉,这也是中华文化中浓厚而丰富的一隅。所有茶中,大概唯有普洱拥有漫长的发酵过程,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加漫长。时间愈加沉淀,口味愈加升级,香味渐入佳境,时间愈久,它愈是珍贵,修得时光淬炼,方才显出该有的品质。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与自然,和谐共通,在最朴素的自然里,却孕育着最为深刻的人生哲学。 ——张时雨《普洱茶里的人生》 书 一
星光熠熠,一如我心,闪闪发亮。 ——题记 夜晚,蝉鸣高昂,碧草轻摇,我端坐在池塘旁,看天上的星光闪耀。我的心中,也藏着一束光。 外婆很勤劳,她总是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似宠溺着她的孩子一般。不必说碧绿的草丛,高大的梧桐树,可爱的蔬菜瓜果们;也不必说娇艳欲滴的玫瑰,亭亭玉立的牡丹,含苞欲放的郁金香;单是院子尽头的那片池塘,就有无限的回忆。 那片池塘,承载了我童年的点点滴滴。白日,鸟儿们从池
童年的那一方小院,始终在记忆中不断萦回:刺槐长得正盛,一大簇一大簇的白花让庭院中满是芳香,外公就坐在槐花下,笑意盎然,一曲琵琶徐徐,于是我此后的梦里,都带着花香和琵琶声…… 外公是住在我记忆最深处的那个人,每每想到,都会触动心弦,令我泪流满面。 十岁前的童年,我差不多都是在外公身边度过的,一处开满槐花的庭院,一把旧琵琶,一老一小,一晃儿便是悠悠十年岁月。 记忆中的外公总是很忙,迎着第一声鸡鸣
在我心里,我的家是棕红色的,一直都是。 小时候,我经常感冒,每当我咳嗽不止的时候,奶奶总是会端着一碗棕红色的糖梨水让我喝。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第一次喝奶奶煮的糖梨水。那次,我感冒后一直咳嗽,很久都不见好,妈妈买来了止咳药,那难闻的气味、苦涩的味道,让我难以下咽。奶奶看着心疼,不再让我喝药。第二天,不知她从哪里得来的方子,竟然给我煮了一碗棕红色的水,我看着它的颜色,觉得很像妈妈买的止咳药,所以很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一床温暖的棉被,带着阳光的气息,驱散了我心中的寒冷,柔软而绵长。 深夜,厚厚的书本叠在桌上,沉重得使人喘不过气,疲乏与压抑占据了我的内心,开始肆意蔓延,那年我十岁。 母亲晒的棉被已被太阳暖洋洋地拥抱,看起来像是泛起了一片粉红色,它软软地铺着,引得人想要赶紧跑过去感受它的温暖。我拥住它,深呼吸,嗅了又嗅,几乎要醉了。我想象被子蓬松、轻盈地盖在身上,渐渐地,我的思绪飘远,双眼慢
轻风拂过枝头,带动朵朵红花随风舞动,一片生机勃勃。 我抬眼望向树干,惊讶地发现,此刻已不见秋日那片片落叶,只剩一树繁花在风中摇摆,散发着清香。 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茶树,不是什么名贵的种类,只是最为平常的那种。茶树在我家的时间悠久,我第一次真正注意到它,是在小学时。当时,老师布置了一篇写植物的作文,我这才有兴趣仔细观察眼前的这棵茶树:它有着略显粗壮的枝干、翠绿的叶片、火红的花朵,花香浓郁,稍一凑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我的家乡,人们可从不把“蛙声”作为丰收的信号,只消往稻田走一走,若能嗅到丝丝缕缕的稻香,今年的收成就有保障了。 小时候,我不喜欢水稻,它们总在沉默中长高,在无声中由绿变黄,在寂静中低下饱满的头,毫无特色。反倒是田边的几棵木棉树备受我的青睐,它们高大、张扬,每到夏季就结出一个个棉球,小孩儿总上树去摘,软绵绵的,很好玩儿。闲时,我总爱爬上木棉树,跨坐在树杈上,居高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脑海中回荡着尖细缠绵的声调,记忆中翻涌起那次与传统文化碰撞的神来之曲。 思绪纷飞,依稀记得那是个初秋的傍晚,散步时我无意发现小区旁边的公园原本空荡的地方搭起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戏台,天气凉爽,我一时兴起,趁着台下坐的人不多,寻了个位子,静候开场。 戏开幕了,一个灵巧、轻快的身影闪上台来,刚一开嗓,就听得台下观众都惊叹一声,心仿佛都随着每一句唱词的尾音颤几颤。 我感
我向来很讨厌爬山,可是来到无锡,我第一时间奔赴的地方便是二茅峰,秦少游的墓园便隐匿其中。为了不辜负自己读了多年的“郴江幸自绕郴山”,我决定去拜祭一番。 只是没想到,爬山的梦魇又一次找上了我。石梯又高又陡,中途更是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我心中不禁犯了怵。 不一会儿,体力不支的我就落在了队伍的最后。这“春水碧于天”的无锡,七月正是闷热,衣服无雨自湿,紧紧贴在身上,水瓶里的水已然见底,却还是口干舌燥
此后,我淋过上千次雨,见过百余次虹,却再也没有感受过那年的情。 ——题记 那年酷暑,我与他——我最好的朋友,徜徉于成都的烟雨中,一览锦官之城的美景。 记得那天我们刚下高铁,突如其来的风雨就把我们弄得不知所措。那雨很细,又很密;那风很湿,也很急,这风雨好像要把我们淋进它设好的陷阱里。但是,在我们的眼中,这雨却仿佛要把成都的美景绘成一幅画,完美无缺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那风又好像是一首春与秋的交响
在黑白相间的世界里,隐约间有一人挥毫泼墨,笔下神采奕奕,引我领悟人生哲思。 那人便是“池老”。他是我的书法老师,也是我在书法世界的引路人。池老个高肩宽,一副古铜色的脸孔,一双铜铃般的眼睛,尖尖的下巴飘着一缕山羊胡须。别看他已年过古稀,可依旧精神矍铄。他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并写得一手好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写字时,他身似青松,五指握管,轻轻展纸濡毫,落笔藏锋,一气呵成。 十岁时
初识你,是在那节美术课上。 老师打开课本,指着书上的图画向我们介绍你的设计:封面、报刊、徽章……幼时的我,不理解你设计中简洁却深刻的思想意义,不理解精细的图标中的层层寓意,只明白在鲜艳的色彩中,那呼之欲出的振奋:朴实深刻的《呐喊》封面、各色相聚的图章、深入人心的“北大”校徽……我用指尖细细摩挲这些耀眼却不失庄重的图案,第一次体会到,夺目不一定要花枝招展。那种真实、深刻被我用心所铭记,你的名字也深
桃源守望者 陶靖节,胸怀凌云壮志,却选择归隐于世。 当初,他怀着一腔热血走进官场,然而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的官场却充满腐败与动荡,“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毅然决然地选择归隐。 他在归隐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他便是那乱世中纯洁的菊花。 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中的生活是惬意悠闲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在闲暇时光里耕地种苗,即便动作生疏,但自得其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雨水拍打着地面,愤怒地吼着。风中,一棵小草被吹得就要连根拔起,豆大的雨点砸在它身上,仿佛万吨巨石般沉重。它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垂头丧气,雨滴压弯了它的腰,在草尖上凝聚,随后重重摔在地上,粉身碎骨。但在这片灰黑色的画布中,它却是唯一的一抹亮色。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大美黄山,千峰竞秀。山的高耸、水的灵动、云的变化间,有两棵“小草”,攀登山石之上,行走峭壁之边,以山为伴,与松为邻,他们一直
“同学,博物馆珍贵馆藏是不能拍照的哦。”工作人员的一声提醒,使我与你合张影的想法不得不暂时搁置了下来。 初次于浅淡墨色中寻访你,乃是幼时。那年,在电视机上,我看到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到宝岛台湾进行了历史性的合璧展出,留下了绘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使我萌发了与“你”合影的想法。 你从元朝的遗风中走来,穿过明清的世俗纷扰,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分离,又跨越两岸几十年不相往来的沉重历
故乡就像一位蹲守在时光深处的老人,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老树下,久久地守望,等待游子与它重逢。 ——题记 腊月二十九这天,我与家人乘车前往老家,只见滚滚赣江,将南昌一分为二。江畔,古朴壮丽的滕王阁依江而建,我不禁吟咏起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情此景,让人的心情甚为舒爽。 到了下午,我们终于抵达老家。叔叔伯伯比我们提前一天到达,大家一年未见,看到彼此异常激动。晚
早在百年前,法布尔就开始研究我们脚下的昆虫,并为它们写了一部伟大的史诗——《昆虫记》。他以悲悯众生的情怀和仰望万物的思想,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短暂而脆弱、鲜活而灵动的生命。 那一个个在昏暗煤油灯下撑着眼皮观察昆虫的夜晚,支持着法布尔的到底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他对生命发自内心的好奇和热爱吧。 他可以为了亲眼看见象态橡栗象产卵的情景,在野外顶着烈日观察八个小时;可以为了弄清大孔雀蝶靠什么吸引异性,坚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难免会迷失在繁忙的学业与工作中,而忘了去寻找那些别具趣味的景观。 “夏日的午后,意大利的街上少了往日的喧闹,只有马可瓦尔多一人走在街头。在他眼中,平日里的马路变成了河床与山谷,房屋变成了由石头拼成的马赛克……他可以在马路上肆意奔跑,因为这里空无一人,当所有人都外出时,这里成为了一座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城市。而在往日,城市里的喧闹与工厂里机器发出的运转声,覆盖了所有的鸟叫与蝉
这应该是“最温暖的图书馆”了,杭州市图书馆从2014年开始向拾荒者开放。拿起书,他们和其他读者一样安静阅读;放下书,他们依旧流浪。 拾荒者大多靠从街上捡拾可回收物品来维持生活,正因如此,拾荒者需要物质的供给,更需要精神的支持。阅读带给拾荒者精神层面的“拾荒”,让他们拥有直面惨淡人生的力量。 我常常在想,什么是富有?什么是贫穷? 孟子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人的一生,境遇总会不同,但是不能
曾经以为,有些存在,纯属多余。比如,一句简单重复的话语、一个落满积灰的摆件、一棵日渐沧桑的老树,甚至无足轻重的自己……后来,时间慢慢告诉你:有些存在,隐藏着价值,从不多余。请以“原来并不多余”为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院子里有棵柿子树。也许是早就过了青春芳华,它日渐枯瘦,常常结了果子熬不到秋天便被虫叮烂了,叶子有些枯黄,一片一片落下来。 但它没有要倒的意思。它努力抽枝结果,抓住夏日的燥热疯长
我爸是个摄影师,他有很多照片。 时代发展迅速,那些胶卷相机和纸质的相片似乎已经停留在上个世纪了,人们都把照片存进手机,爸爸的客人们也只拿走那串串代码组合成的图片。但是爸爸,总是把我和妈妈的照片洗出来。 “爸,你洗这么多照片出来有啥意义?占地方,放久了还落灰。你不是最爱干净了嘛,这些照片存在手机和电脑里不就完事了。”我对这种行为表示不解。爸爸总是很忙,这种文艺的事情,对我们来说真是多余的。 爸
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有梦想、有期盼、有关爱、有欢笑、有痛苦;前行需要目标和坚持,需要勇气与力量,需要激励和引导……一路穿行中,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一路穿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说巷,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以及上海的田子坊很是出名。但街边千篇一律的商铺、规整划一的簇新仿古小楼,人声鼎沸的叫卖,络绎不绝的游客,让古朴清幽的小巷失去了它应
这是他最好的时代,可以无惧风雪。 ——题记 千年前,我自一座雪峰上醒来。从此,一路向东,开启了漫漫穿行之旅。 我叫长江。穿行中,我见证过太多的伟大人物,然而最想见的却是江山和乐、百姓无忧。 我曾见过吗? 大唐灯火骤亮,歌舞升平。贵妃醉酒,胡笳齐奏,太平公主千金换一笑。万国来朝,都城繁盛,中榜进士一日长安闹。我看在眼中,心觉:这是我想要的盛世。然而安史之乱的一把火,烧断中原人民的希望,子美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新想法、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请以“此中有新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以前读岳飞的诗只觉着浩然正气,磅礴恣肆,随着年龄渐长,经历过孤独、经历过挫折、经历过委屈后,才懂得这些诗作原来蕴含了这么多细致入微的情感。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想把心事都寄付在琴声里,可我一个人弹琴,弦都弹断了,又有谁听呢? 以前读到
清晨,亦如深夜。寒气撕扯着,裹挟着,世界一片沉寂。 “叮铃铃——”刺耳的闹铃打破了世界的静默,我睁眼把闹钟按掉,裸露的肌肤一接触冷空气就如炸了毛般。今天格外冷。我缩回手,享受与被窝最后的温存,随即便挣扎着起了床。 穿衣、洗漱、整理床铺、出门,每个动作都与前一天分毫不差。室友们还在熟睡,我轻手轻脚地带上门。望着我落在门把上冻得发紫的手,突然间一阵恍惚。如果这世界是一个巨型歌剧院,我就仿佛是其中的
【模拟金题】 诗意在生活中流淌:跋涉之中有“柳暗花明”的诗意,读书之时有“欣然忘食”的诗意,登楼之中有“其喜洋洋者矣”的诗意,寻友之旅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诗意……只要你善于发现,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诗意随处可寻。请你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来分享你生活中的“诗意”,让大家读了你的文章受到启发。 【思路导引】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何谓诗意?诗意应是生活中某件小事或者某种景色突然间触碰到你内
【模拟金题】 近年来,“跨界”一直是一个很热门的词:演员跨界唱歌,成为了“跨界歌王”;运动员跨界直播圈,将体育知识以直播的形式普及出去……走出一扇门,才能发现,门外有更广阔的世界;跨越一道鸿沟,才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和深情。请以“跨界”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跨界,顾名思义,指从某一属性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许多行业之间都有渗透和融合,
【模拟金题】 “多个人就多双筷子!”筷子间夹起的不仅仅是熟悉的佳肴,不仅仅是家人、朋友、邻里间传递的感恩和祝福,更有人生酸甜百味的启迪。 “筷子虽小,学问却大!”一双筷子所包含的餐桌礼仪,有我们祖祖辈辈相传的智慧;一双筷子所包含的感悟,有中国人对耿直不屈、以和为贵、平等和谐、团结协作等等的思考;而一双一次性筷子,又往往带给我们有关“低碳生活”的反思…… 请以“拿起这双筷子”作为第一句,写一
【模拟金题】 汪曾祺曾回忆在西南联大听闻一多先生上课的情景——很多学生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跑来旁听……在他看来,这是一件虽辛苦却很值得的事。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事:虽然尝试失败了,但积累了经验;虽然过程有波折,却终有收获;虽然只是配角,但也能光彩熠熠……有些事看起来不如所愿,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这些都是值得的。 请以“值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字。 【思路导
如果我的人生是一块五彩斑斓的拼图,奶奶就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她的那束光让我成长的轮廓变得清晰可见。 ——题记 奶奶个子小小的,却装下了我童年的整个世界。也许长大后我不必怀念珍馐,不必怀念过去的事和过去的玩伴,也不必怀念那条蜿蜒曲折却通向溪流的小路,光是天上的繁星和眼前的奶奶就足以让我回味许久。 有时她是“小气鬼”。炎热的夏天,斑驳的树影,下午三点半的阳光像影子般被拉得模糊而漫长。蝉鸣此起彼伏地
夏日,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每寸空气都弥漫着无可忍受的燥热。“收废品嘞……”小贩聒噪的叫卖声裹挟着空调与电扇的嗡嗡作响传入我的耳朵。刺眼的台灯把桌上影子拉得老长,仿佛也在对我嘲笑。终于,我愤怒地把那恼人的学习资料摔在桌上。 “别急,先歇会儿,让心沉下去。”母亲见我口干舌燥,便取来茶具,静静地沏上一壶苦荞。 苦荞粒粒坠入壶中,待滚沸的热水涌入,便在漩涡中跳出活力,上下翻腾。等水面平静,又霎时庄
幼年时的我曾走过这江南古镇的青石板路。 回眸往昔,正是贪玩的年纪,我尤爱赤足踩上湿软的青苔,抑或是盼到烟雨朦胧的天气,扯下一片绿油油的芭蕉顶在头上,在带有江南气息的雨丝中撒欢奔跑,鼻尖萦绕着芭蕉的清香,混杂着泥土的气味。 打着油纸伞的大姐姐,轻吟着江南小调,步履轻盈地走过湿润的青石板路,与我擦肩而过时,还能隐隐嗅到属于江南女子独有的婉约;鬓角发白的阿妈阿嫂,喜欢三三两两躲在乌瓦下揉搓着全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