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棵树来说,春天从哪里开始,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即使没观察过,也能想象得出。“向阳花木易逢春。”那么,春天的脚步也是先踏上一棵树向阳的枝。 楼角处有一棵李子树,并不高大,可旁逸斜出的枝丫却蓬蓬勃勃,活泼泼地占领了一方空间。五月初的一个黄昏,我从外面散步回来,路过李子树时,发现它已然悄悄地绽了几朵小小的白花。远看像几只蝶,栖在南边的一根看似很干枯的枝上。那几朵灵动就生动了一棵树的萧条,也点亮了
于生命而言,接纳是最智慧的温柔,也是对自己最成熟的爱。为喜欢的事物而欢欣雀跃,也允许那些不喜欢的部分,在自己的生命中流动。 正如狄更斯说:“选择好自己的路,不管别人的流言蜚语,最重要的是,做最好的自己。”真诚地去拥抱自己的一切——既看到那些闪耀、成功、有价值的部分,也要看到不足、挫败与不完美的部分。你要做的,不是急于追赶别人,更不是费劲地跟他人比较。而是在自己的节奏里,不慌不忙地过好人生。当你能
【美文一】 第一次认得“酿”这个字,它和“酝”肩并肩,相依为命。不过跟在它们俩身后的,是“会议”和“人选”这样正襟危坐的词。所以,我觉得“酝酿”是很严肃的行为。 后来才知道,酝酿本是家常事情。“酝”的繁体字,偏旁还是“酉”,只是右边为“温暖”的“温”字之一半,意思就是温热和暖。“酿”的繁体字,左边也还是“酉”,右边是个“襄”字,指的是包裹容纳之意。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描述的是在谷物中放置酵曲,让
【美文二】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
人有个性,城市也是如此。 每座城市,都充满风景。扬州、苏州、西安,古老而又充满魅力,一砖一瓦都载满历史,宛如一幅多彩的画卷;深圳、香港、上海,每天都充满变化,象征着快节奏和先进的生产力。最近几年,“City walk”悄然走红,渐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City walk”也称城市行走或城市漫步,是指在城市里或随意漫步或探寻一些特色的景观路线。它并非走马观花地游览,而是让人深入街巷角落,去感受人与
【美文一】 我住在西安城里已经二十年了,我不敢说这个城就是我的,或我给了这个城什么,但二十年前我还在陕南的乡下,确实是做过一个梦的,梦见了一棵不高大却很老的树,树上有一个洞;在现实的生活里,老家有满山的林子,但我没有觅寻到这样的树,而在初做城里人的那年,于街头却发现了,真的,和梦境中的树丝毫不差。 这棵树现在还长着,年年我总是看它一次,死去的枝杈变得僵硬,新生的梢条软和如柳,我就常常盯着还趴在
【美文二】 绍兴是精致的。 好像是用五彩丝线密密绣出来的荷包,鸳鸯喜鹊荷花翠盖,那么灼灼生动;又像一个穿旗袍的女子,有玲珑婉约的身姿,她执一把小伞在你身旁经过,你觉得那天的风和阳光都是好的,是清芬的。在黄昏,登上一只乌篷船,橹声轧轧,闭了眼,仿佛自己已经是一个绍兴人。 绍兴市内的河真窄真瘦,可是,也真长真有古意。青石或青砖砌就的河岸,蜿蜒随流水向前。古老的蕨类植物从石缝或砖缝里长出来,柔软的
《歌手2024》的文案围绕“赢和迎”展开: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赢与迎,同音不同字,阐释着不同的意蕴和人生哲理,请选两个或其中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赢和迎”是2024年四川成都卷中考作文的主题。“赢和迎”作为关键词,富有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引导考生思考个人成长、人生追求及梦想信念的深层含义。 “赢”常指竞争中的胜利或成功,而在这里,“赢”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终点,象征
【名家下水作文一】 每天,我都看见他们,他们是已经生了根的——在一片不适于生根的土地上。 有一天,一个炎热而忧郁的下午,我沿着人行道走着,在穿梭的人群中,听自己寂寞的足音。忽然,我又看到他们,忽然,我发现,在树的世界里,也有那样完整的语言。 我安静地站住,试着去了解他们所说的一则故事: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
【名家下水作文二】 镜中的这张脸,与母亲太相似。我久久凝视镜中的自己,在自己脸上仿佛看到母亲年轻时的模样。 我不仅外表像母亲,有时我甚至觉得自己的生命,也仿佛接续了母亲曾经的使命。 当年,母亲是部队文工团优秀的舞蹈演员。有朋友劝她,为了延续舞蹈生命,最好不要那么早生孩子。但对当时的母亲而言,孕育我就是她心底最大的喜悦和幸福。 一语成谶,母亲生下了我,随后便渐渐远离了挚爱的舞台。 母亲从未
【名家下水作文三】 《红楼梦》里有个场景特别耐人寻味。黛玉拿着钓竿钓鱼,宝钗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掷向水面,湘云招呼山坡下众人放开肚子吃喝,探春、惜春、李纨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呢?“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在熙熙攘攘的大观园,在大观园寂静的一隅,贾迎春一针一针穿着洁白素雅的花苞,安宁地沉浸在一枚花草首饰的制作之中。 这是一位少女一生中最具生命尊严的美丽瞬间。犹如花苞,柔弱的贾迎春寂
【学生佳作示范一】 我站在这儿,仰望时光。 几缕凉风把额前的碎发拂起,眼前的景象是这般熟悉。 是这儿,就是这儿…… 家乡是苏州偏僻的小城,不大,却有山有水,湖边停留着摇船的船夫,半眯着眼,用掺杂着南方口音的声调朝岸上喊着:“侬啊要坐船啊?” 坐上船,船家悠悠地摇着橹,不慌不忙,搅碎水中倒映的房屋、碧玉的拱桥,还有那巧手做好的挂在门前的红色灯笼。 船在破旧的木门前停下,我付完钱,上岸,推
【学生佳作示范二】 即使翅膀折了,心也要飞翔。 ——泰戈尔 人生总有许多缺憾,我们却总爱不停地追求着“为赢而生”。所有人眼中那看似并不完美的过往终将随风而逝,能够留存于心的则是真正触动你心灵的那些时光…… 记得那是九月开学季的第一天,我随父亲迁到南方一个陌生的城市,就近入读一所陌生的民工子弟学校。我走进一间陌生且充满异样眼神的教室,找到角落里靠窗的位子坐下,冷漠地打量着这里的一切。慵懒的阳
我的新家在巷口那栋全新的大楼,地理位置不错,生活很方便。附近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益发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 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 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
蒋子龙,曾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农民帝国》等。读他的小说,我们总会为他开阔的视野所感叹,在他的书里,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民俗典故无所不包,这得益于他广博的阅读量。蒋子龙一直崇尚“快乐读书”,“如同渴了就找水喝,饿了就找食物吃,读书也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正需要的。耳朵光听新闻、音乐,不听闲话;眼睛用来读书、看报,不看闲书;嘴巴自然要吃饭,同时尽量
33年前,1971年的冬天,我正在队里的猪号里干活,那天晚上,刮起了铺天盖地的“大烟泡儿”,饲养棚的门被推开了,是我的一个在场部兽医站工作的同学。他说兽医站有一个叫作曹大肚子的人,不知怎么听说我特别想看书,便对我的这个同学讲:“你让你的那个同学肖复兴来找我!他不是爱看书吗?” 第二天一清早,我们就出现在曹大肚子面前。他中等个儿,很胖,穿着一身旧军装,挺着小山般凸起的大肚子,双手背在身后,问我:你
一段书荒日子里的一道道浓墨重彩,是曹大肚子用书洇染出的丰富、温暖的风景。读罢《借书奇遇记》,我不禁对肖复兴先生的际遇啧啧称奇,这篇文章所蕴含的奇人、奇事、奇情,让人掩卷沉思,且回味无穷。 人物奇。曹大肚子,与“我”并没有直接交往,只是“不知怎么听说我特别想看书”,便愿意多次把书借给“我”,并且耐心细致地一次次地为“我”找偏狭专业的书,即使“我”不请自来,登门造访,他也不拒绝,到最后,他家对“我”
临江仙·滚滚长江 东逝水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古意】 观历史兴衰,体会人生沉浮 整首词基调慷慨悲壮。江渚,即江湾,一向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了作者的一丝孤独与苍凉。幸亏有可以聊天的朋友在,酒逢知己,使他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
阅读训练一 汤敦甫不欺卖菜翁 汤敦甫①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②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③其御者,詈④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⑤。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⑥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用,假⑦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
冯骥才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雕花烟斗》《挑山工》《神鞭》《三寸金莲》和《珍珠鸟》等。在文学创作方面,冯骥才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包括小说、散文、美术评论等,且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奖项。 冯骥才极其重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批判性思考,他既对其糟粕进行批判,又重视保护优质的传统文化,因此他常常通过市井题材小说来传达自己的思考。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活”起来的人物,这些人物普通却不平凡。在创作时,
光是什么?是乐观,是自信……在我看来,“光”是寒秋中那一株山楂树的倔强,临风而立,傲然坚守。 时间渐近深秋,天地间一片萧瑟冷寂。我没有“秋日胜春朝”的豪情,只因境由心造,情自心生。近几日的英语成绩一落千丈,令我的心情跌入谷底。想想家人的期望,怯懦与惶恐之情顿时溢满心田。同样的秋景:枯藤、老树、昏鸦,可我却不想回家! 到了楼门口,左右徘徊。似东南而飞的孔雀,一步一停。楼后的花花草草似乎全部停止了
午后的阳光退去了锐气,慵懒地伏在草坪上与蒲公英呢喃着这个季节的秘密。好不容易挨到了周末,可以好好地休息了,我把书包扔在了一边,倚在树下,闭上眼听着微风的耳语,享受着空气中弥漫的丝丝花香和阳光透过叶的间隙温柔抚摸着面颊那轻柔、惬意的舒适。 一片叶子掉落在了鼻尖,将我从梦中扰醒,心中诧异:这个季节哪里来的落叶?抬头一看,一窝雏燕正在躁动不安地叫唤,透过叶子的间隙,可以看到几个毛茸茸的小脑袋。羽翼未丰
人们都来为它拍照,称赞和欣赏它别具一格的美丽。他们见过冰清玉洁的香百合,却从未见过这摄人灵魂的野百合。它的花瓣是使人心灵澄澈的艳橘色,向下微微卷曲,纤长,有着极其灵动的线条美,花瓣上稀疏的黑点更是为它俏丽的生命增添了几分庄重与沉稳。 它太美了,然而有谁会知道,在生命的开始,造物主并没有赋予它袭人的芳香、娉婷的美丽。岁月的脚步漫长而厚重,掩埋了它淬炼时入骨的痛楚和难耐,人们只见到它美丽而光鲜的现在
袁钰涵自述 我热爱阅读和写作,喜欢思考,并以此来充实和丰盈自己。 在我眼中,阅读是与素未谋面的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或是在未曾踏足的世界里进行一次无尽的畅游。每一次的阅读,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悟和思考,让我重新审视身处的环境,看到新的风景。而写作是输出的过程,平日里的奇思妙想,都可以通过写作尽情表达。 其实阅读也好,写作也好,都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建设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虽平凡,亦能伟大。
“青春是什么?”是“长安少年游侠客”,是“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还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茫茫,我的青春将何去何从? 从小,我便顺着自己的理解,对青春作出过各种注解。我想,它可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壮志,可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淡雅……各种解释里,总带着一种不入世事的天真。可当我真正步入青春时,才找到了青春的答案。 那是一次五一假期,父母带着我去洛阳游
我未曾去过黄土高原,未曾领略过那朴实刚劲的黄土风情;我未曾到过北京故宫,一览那富丽堂皇的皇家文化。但我却时常游览苏州古城,姑苏文化深深地印入我的心底,所带给我的精神体验是其他城市远远不可比拟的。 家在苏州,心在姑苏。这是一座2500年的文化古城。“扫地焚香澄怀观道,模山范水镂月裁云。”翁同龢笔下的江南模范山水古城如今亦然。 进入姑苏,踱步来到苏州古城门。考究的姑苏城门,其上每砖每瓦,都代表了姑
小小的菜园中,阳光穿过香椿树杈交错的枝丫,欢快地跃动在早春的暖风中。香椿树嫩红而富有光泽的新叶在枝头闪耀着,涌动着芬芳汁液的叶脉随时间年轮的增长,一直蜿蜒向高远的天空。 在香椿树温柔的气息中,姥姥和舅舅为尝到第一口春日的鲜美而忙个不停。舅舅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风中颤动的新芽,手中高举着那被岁月的风打磨得布满沟壑的竹竿,铁制的竿头衬着远方柔软的云层,闪动成一颗星星。他的脸上、脖子上弥漫着粼粼的水
岁月斑驳了过往的记忆,时光的河畔留下了父女俩言笑晏晏的样子,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父爱,深深地将珍贵的记忆烙印在了我的心底。那时,我心一动。 那天,放学的铃声响起,教室一下子从宁静变得喧闹,不一会儿,教室里只剩了我一人。我走在宽敞的走廊上,窗外的天空灰蒙蒙的,像是有人在云朵上洒了墨水一般。我并不喜欢这样沉闷的天气,但依然硬着头皮前行。 在这样的天气里,连我的影子都离开了我,这让我感到孤独和失落;在
隐约间,窗外传来了一阵阵清脆的鸟鸣,伴着清晨的阳光洒进来。那些独处的时光,孤独而又沉寂。 我抱头苦思冥想,却无法搬去这头“拦路虎”,这便是鲁迅的文章吗?充满讽刺,严肃艰涩。望向一旁的《朝花夕拾》,我挤出一丝苦笑:你,真难读懂。不知何时,清晨的风带走了我的思绪,又吹开了那本《朝花夕拾》。 系统:您已与鲁迅建立联系,开始您的奇妙之旅吧! 地点:百草园。章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道耀眼的白光闪
缕缕粥香,在这陈旧的小店里飘荡,这是我心中的牵绊,而做出那碗粥的人也同样令我怀念。 假期,我去了乡下爷爷家,爷爷还是像往常一样沉默寡言,他只是示意我跟随他,一齐路过装饰华丽的大饭店,一拐弯就进入到村子里最偏僻、黑暗又潮湿的小巷里。 一抬头,这里竟有一个老旧的鱼粥店。走进店内我才发现,没有冰箱,没有微波炉,只有一口充满岁月痕迹的锅,锅底,微弱的火苗正燃烧着。 店主姗姗来迟,爷爷依旧寡言,竖起两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途经花的开放,归去一路芬芳。 ——题记 好像是深海蔚蓝的鼻息,又好像是雪水淙淙的足音,淡淡的芳香如流萤的金翅飞在湖畔,已潜入我的脉搏,与我的呼吸相通。 小时候,呼吸里总盈满起伏的芬芳。细碎的金波越过窗棂,无止无息地舞动着,密密地织着光辉闪闪的金毡。立于阳台,恰好能感受城市活力四射的律动。鸟鸣也来应和,不疾不徐地踩在城市心跳的鼓点上。略一低头,粉白的月季正从一个冬天的昏昏
“四月槐,白花开,花香随风来。” 槐,开花了。 放在二三月前,我绝不信这槐会迎来花期。那时,正值冬的幕布沉沉盖下,烦躁由心底而生。本就浮躁的我,在演戏般的生活中渐渐迷失了来时的路,一份压抑之感梗在心头。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无意中,拖着身子游走在校园长廊,抬眼,瞥见一枝老态尽显的枝干,它比其他树的枝干更幽暗,边角更破碎,盘虬的枝干伸入校园的红墙内,愈发令人觉得沧桑无比。 小城的冬季不如往年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