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中国古代名楼,犹如岁月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沧桑与文化底蕴。它们宛如巨人般矗立在华夏大地上,见证着朝代的更迭、世事的变迁,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岳阳楼雄踞洞庭湖畔,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黄鹤楼矗立在长江之畔,俯瞰长江滚滚东逝,倾听楚地历史的悠悠回响;滕王阁坐落于赣江之滨,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恢宏;蓬莱阁依山傍海,恍如神话中的仙宫……这些古代名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
文题亮相 学校校刊开设了新栏目,正在面向全校征稿:万物如诗,生活如歌,我们都是自然的音符。 歌德在诗中写道:我眺望远方,我谛视近景,月亮与星光,小鹿与幽林,纷纭万象中,皆见永恒美。 根据以上材料,在下面三个专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 专题一:眺望与凝思 专题二:远近高低都是歌 专题三:宇宙深处的那束星光 要求:①角度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
主题导语 山水是自然的诗行,每一块石头都沉淀着时光的纹路,每一座高峰都等待着攀登者的踏足。当我们迈上石级小道,看韭菜花在风中摇曳,触摸泰山摩崖上的千年刻痕,会发现山水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对话。石头垒起的村寨里藏着烟火温情,登顶时的喘息里裹着生命的坚韧。让我们沿着石径探寻大地的肌理,在攀登中丈量天地与自我的距离,于山水之间遇见自然的馈赠,也遇见更辽阔的灵魂。 时文赏读 大地有石 ◎李
亲爱的轩宇: 见字如晤。 台灯散发着柔和光晕,晕染了窗外漆黑的夜,墨水在作业本上缓缓散开,洇出一片深沉的蓝。堆成小山的错题本立在桌边,上面的红笔批注像战士胸前闪耀的勋章,记录着一次次拼搏与成长。十年后的你,是否还记得中考前这份奋斗的炽热? 如今的我,每日都被试卷紧紧包围。模拟考卷在笔下沙沙作响,老师的讲解滔滔不绝,成绩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让我的心情也随之跌宕。无数个深夜,我埋首于习题之
死亡向来被视为生命的对立面,人们唯恐避之不及,我却在这位“严师”的注视下,逐渐领悟到生命最深邃的奥秘。 那年深秋,当我在病房里握着祖父枯瘦的手时,第一次感受到死亡并非全然冰冷可怖。祖父浑浊的眼珠里映着窗外的梧桐落叶,他轻声说:“叶子落了,树还记得。”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死亡与生命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共情可能。 医生宣告“最多三个月”的那个下午,病房外的爬山虎正红得刺眼。每日放学后去医院,我
妈妈说:喜欢春天不要去做迎春花,而是要跑到春天里去。 ——题记 之前的我对自己的人生毫无目标,对于时光的流逝满不在乎,也忽略了外婆那日益苍老的面容和渐渐灰白的发丝。 小时候,父母去了外地工作,我是由外婆带大的。尽管外婆给了我很多的爱,可我仍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于是我学会了逃课,只为让父母能回来一趟,哪怕是批评我。很快外婆发现了这个现象,却并未指责我,而是带我去了菜园。外婆捡了一个小土块丢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