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高速迭代、图像即流量的大潮中,胶片摄影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新生。2025年,胶片摄影的经久情怀与审美诉求,带来了几十年来从未掀起过的热烈关注。经典品牌与新玩家、黑白与彩卷、老机与新机,交织成胶片复兴广阔的画面。 今年正值徕卡诞生100周年。作为 35mm底片之父,徕卡在 1925年首开先河,定义了现代摄影的语言。为此,徕卡于今年6月推出首款自有品牌 35mm 黑白胶卷 Monopan 5
Proba-3 的 ASPIICS观测到的日冕,图片来源:ESA/Proba-3/ASPIICS 说到日全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罕见、震撼、稍纵即逝。确实,地球上的日全食一年最多出现两次,而且全食阶段通常只有几分钟。想要亲眼看到,还得算好天时地利人和——碰上乌云密布那就白跑一趟。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欧洲航天局的“Proba-3”任务,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制造出一场人造日全食。两颗高科技卫星
“我冒着中暑的风险,为了一张照片。”美国摄影师安德鲁·麦卡锡(Andrew McCarthy)这样回忆拍摄当日的情形。为了捕捉国际空间站凌日(Transit)过程中与太阳耀斑相遇的奇迹,他驱车前往美国西南部的沙漠深处。烈日炙烤大地,环境温度一度升至约54摄氏度,热浪滚滚。即便如此,他也没有犹豫。因为他知道,机会只有一次,而这一次的组合,是前所未有的。 太阳耀斑,是太阳磁场剧烈变化引发的高能爆发,
闪电照亮了飓风埃里克,形成了一张独特的照片 2025年6月,一场名为“埃里克”的一级飓风登陆墨西哥恰帕斯州南部,带来暴雨、山洪和泥石流,造成至少23人死亡,28人受伤,2人失踪,损失高达2.5亿美元。这场自然灾害,在地面是灾难的代名词,而在太空,却以另一种令人敬畏的方式呈现。 近日,美国宇航局约翰逊太空中心的账号悄然上传了一组摄人心魄的照片,展示了这场热带气旋内部的闪电爆发。照片拍摄时
空中食物交换。这一行为在猛禽中是一种重要的育雏方式,用以训练幼鸟如何接食以及飞行技巧。 “那是一连串飞行动作的开场白,”沙鲁解释道,“我刚好捕捉到它刚捕猎成功,还没将猎物传递出去的一瞬间。” 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某个清晨,摄影师沙鲁·卢(Shalu Lu)正在观察一对白尾鸢在空中飞翔。当其中一只成年雄性鸢俯冲而下时,他本以为只会捕捉到一次平常的捕食行为。但下一秒,镜头里出现了一双让人
在照片成为商品之前,它们首先是回忆的容器。7月下旬,一场横跨百年的影像盛宴即将在英国拉开帷幕:超过2500张带有明星亲笔签名的照片,将分两天在英国Ewbank’s拍卖行公开拍卖。这批藏品不仅数量惊人,涵盖的年代跨度之广、明星阵容之强,也让无数影迷与摄影爱好者充满期待。 从早期的喜剧巨匠查理·卓别林,到银幕硬汉克拉克·盖博;从舞台与荧屏的双栖女神玛琳·黛德丽,到《绿野仙踪》中的朱迪·加兰;从“
从马里兰壁橱到伦敦拍卖行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户普通人家的房屋清理过程中,一本素着棕色包装纸的旧书被意外发现。没人想到,这竟是摄影史上最具意义的作品之一——彼得·亨利·爱默生(Peter Henry Emerson)1886年出版的《诺福克湖区的生活与风景》(Life and Landscape on the Norfolk Broads)的豪华初版。随着其将在伦敦罗斯伯里精品与装饰艺术拍卖会亮
纪录片类 从工具到语言 《摄影大师课》 《摄影大师课》(Masters of Photography)这部纪录片以多位世界级摄影大师为主角,将摄影的核心命题——构图、用光、瞬间捕捉——拆解为可触摸的实践智慧,在每一集影片的实战示范中进行展示,并进行技术分析。镜头前,大师们并非高高在上的艺术家,而是手持相机的匠人。那些看似琐碎的技术细节,实则是摄影从“工具”升华为“语言”的关键。 《国家地理
在摄影人心中,选择黑白还是彩色作为“主打”,一直是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选择黑白或是彩色,坚持一辈子在一种“色彩”中“迷途”而不知返,抑或在彩色和黑白之间游移不定,留下许多值得咀嚼的话题。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180多年摄影史证明,“黑白”是“根深苗正”的“正统”。摄影的诞生就是“黑白”的“胎”,容不得你有半点的犹豫。在摄影诞生的很长一段时间,色彩在摄影中的缺席,一直是一种遗憾。当真正意义上的
《大敦煌:一部山川地理、古往今来的敦煌路书》是一部突破传统视角,以“时空地理”为核心,全面呈现敦煌的地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综合性作品。不同于以往多聚焦于敦煌石窟的著作,这本书以更宽广的视野,勾勒出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敦煌图景。它不仅展现了敦煌石窟的艺术之美,更深入探讨了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地理重要性、独特的自然生态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
冰雪覆盖的祁连山脉 图中上方是祁连山脉,下方是走廊北山,两条山系夹峙的中间地带是地势相对平缓的戈壁,这就是东起武威、西达敦煌的河西走廊。 党河源头由祁连山脉疏勒南山南坡的巴音泽尔肯乌勒的克腾河,以及党河南山北坡的崩坤达坂大水河汇流而成。水源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为主,山地降水为辅。党河流域内共分布冰川341条。 绿洲上的敦煌市区 祁连山的冰川和雪山融水汇聚形成了党河,党河又在干旱荒芜的戈壁上孕
按照中国气象局对全国气候区划制定的指标和分类系统,敦煌与南疆盆地及吐鲁番、哈密一并划入暖温带干旱区。它的气候特点之一就是多风沙天气。根据 2008年版《敦煌志》的记载,1954—1980年敦煌平均每年有风的日数为109天,大风日数为15.4天,大风日数以5月为最多。 按照中国气象局对全国气候区划制定的指标和分类系统,敦煌与南疆盆地及吐鲁番、哈密一并划入暖温带干旱区。它的气候特点之一就是多风沙天气
月牙泉在汉代称“沙井”,唐代叫“药泉”,清代开始称“月牙泉”。道光本《敦煌县志》记载:“月牙泉,在卫南十里,其水澄澈,环以流沙,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名迹也。旧传:水产铁背鱼、七星草,服之可长生,但不时见,士人亦呼为药泉。此泉与草食之可长生,泉水饮之可治病。旧志有“水广数十亩,周围皆流沙,湾环如月,清澈见底,绵历古今,沙不填之。与望朔相映,清景可嘉,足资吟眺。” 敦煌几乎是我国距离沙漠最近的城
位于马圈湾的这段汉长城保存相对完好,其高度与《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中记载的尺寸较为相似。 敦煌壁画中的长城,莫高窟第321窟,初唐汉长城烽燧的设置原则一是视野开阔,二是靠近水源。这样的选址原则既有利于观察,又可以作为交通线上的路标,而在茫茫戈壁沙漠间,控制了水源就控制了一切。 随着长城西筑,汉王朝的脚步也一点点向西迈进。伟大的丝绸之路由此将东西方连接了起来,不仅给沿线国家带来了财富,还传递着
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莫高窟记》,主要内容与《李君莫高窟佛龛碑》相同 《石窟艺术的创造者》,潘絜兹绘于 1954年,中国美术馆藏 敦煌作为佛教文化的一个中心,它的艺术风格不仅向东传播,也向西辐射。 敦煌西通西域,东接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西域乃至西方陆路交通的咽喉之地。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佛教艺术也借丝绸之路由印度、键陀罗,经西域,在敦煌兴盛起来。留存至今的石窟,除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
1925年,第一台徕卡在德国问世,彻底改写了摄影史的走向。2025 年夏,百年徕卡特展登陆上海,首次以“世纪见证者:当徕卡遇见中国”为主题,全景呈现徕卡与中国摄影人之间深刻的历史连接与当代表达。徕卡也为此发布了M11 100周年上海限量版相机及诸多周边,这不仅是产品的狂欢,更是文化的交融。徕卡的每一台相机都承载技术与美学的积淀,但此次,我们不想再单纯谈论其“红点”与镜头焦距。相反,我们希望通过
徕兹拍卖会的历史与拍卖亮点分享会现场,亚历山大·塞德拉克介绍了即将于11月举办的拍卖会的珍稀藏品 徕卡的历史沉淀与未来价值 专访徕兹摄影拍卖会董事总经理亚历山大·塞德拉克 徕卡相机奥地利及徕兹相机拍卖会总经理 亚历山大·塞德拉克Alexander Sedlak 2025年,徕卡迎来了百年华诞。在庆典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展开之际,另一项同样引人注目的事件正在悄然酝酿——第47届Leitz Ph
百年光影,一瞬永恒。“世纪见证者:当徕卡遇见中国”不仅是一场摄影盛宴,更是一场跨越时间、视角与身份的视觉对话。 时间的纬度——从中国首位进入公众视野的徕卡摄影师金石声的经典之作,到当代年轻摄影师的创新视野,展览以百年为轴,串联起徕卡镜头下的中国变迁。每一帧画面,都是时代的切片,见证技术与美学的演进。 视角的交汇——这里既有中国摄影师凝视本土的深情记录,也有他们远眺异域的独特诠释。同时,国际摄影
标题 不做魔术师,而做看魔术的人 黄京谈胶片、诗意与时代 黄京 2011年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新人奖获得者 Q:作为首位获徕卡奥斯卡· 巴纳克摄影奖新人奖的中国摄影师,您当年提交的12幅组合作品《看的纯粹》最终脱颖而出。请问这个奖项给您个人创作路径和职业生态带来了哪些挑战或启发? A:首先这个奖对我来说是个超级大的肯定。虽然我大学读的是摄影专业,但一直以来都没觉得摄影这个事可以成
惟祺 Hass Zhang 在时间的缝隙中凝视人性 摄影师 惟祺 Hass Zhang 观念摄影师,其创作深入聚焦私人历史叙事、人口迁徙与海外华人文化形态。他通过发掘研究上海隐匿的私人影像记忆,以一种出离的视角,解构这座城市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中的历史演变。观照其内在的人性、世相、实相。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徕卡相机的?是什么吸引您选择徕卡? A:我与徕卡的缘分可以追溯到童年。记得有
在35mm摄影的发展史上,徕卡无疑是一位开创者。1925年,徕卡 I 型相机的诞生不仅掀起了摄影工业的革命浪潮,也奠定了 35mm 这一画幅在专业摄影领域的长期地位。讽刺的是,尽管“徕卡胶片”这一术语长期存在,但徕卡公司却从未真正制造属于自己的胶片。摄影师们使用的是柯达、爱克发、佩鲁茨等公司提供的35mm胶卷,徕卡仅作为载体,将这些胶片发挥到极致。 这一次,徕卡以Monopan 50的形式,
很早就看过彭佳之前创作的那组关于母亲的作品mama,也读了一些她写的关于母亲的文章,都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次看到她的新作品《只是奶奶,这个世界真的有黄泉吗?》又再一次被打动。时不时我的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闪现这两个作品中的细节,显然我很难用简单明了的话语来概括这些照片带给我的感受,因为这样的感受是绵长且延续至今的,每次想起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新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的这两个作品对我而
《早春》系列,2025,©颜志雄LUMIX S1RM2,1/200S,F7.1,ISO400 《早春》系列,2025,©颜志雄LUMIX S1RM2,1/125S,F9,ISO500 LUMIX S1RM2 这款机型配备了全新的 4430万像素全画幅传感器和 LUMIX 的首个8K视频录制功能。机身小巧,在保持约795g重量的精致紧凑设计的同时,操作性能毫不妥协。其提供出色的静态和视频性能、
X-E5,1/3200S,F5.6,ISO500 罗斐×挑战器材 罗斐 富士胶片(中国)签约讲师 富士胶片(中国)合作摄影师 深圳市风光摄影协会副会长 2024年度GFX 全球挑战赛 地区入围奖 X-E5,1/340S,F2.8,ISO500 X-E5,1/2000S,F2.8,ISO80 富士 X-E5,XF23mmF2.8 R WR X-E5 配备 4020万像素 X-Tra
拍摄器材:X-E5 1/1600S,F1.4,ISO500 X-E5是一款小巧轻盈的无反数码相机,机身仅重 445g,搭载背照式结构4020万像素“X-Trans™ CMOS 5 HR”传感器和“X-Processor 5”高速图像处理器。五轴IBIS(图像稳定系统)防抖的加入,成就 X-E5 轻盈便携的性能,能够轻松驾驭各类严苛拍摄场景。 1/800S,F1.2,ISO800 创作利
1/400S,F8, ISO80 LUMIX S1RM2 1/400S,F7.1, ISO80 六年蛰伏,性能飞跃 2019年,松下推出了 LUMIX S1R,不少专业玩家都在等它的续作,这一等就是六年,今年2月,松下终于推出了S系列旗舰的续作LUMIXS1RM2。这次更新可不是小打小闹,松下算是把压箱底的技术都拿出来了,S1RM2一亮相,就被看作是松下影像实力的新标杆。 比起初代S1R
初见石墨灰外观与操控体验 拿到 X2D II 100C的第一印象,是它那全新的石墨灰色机身。相比于上一代的黑色,这种低调的色调更显沉稳,与黑色Logo形成微妙的对比,仿佛为整机赋予了一种“器物之美”。手柄的蒙皮材质也重新设计了,握持时的摩擦感和舒适度显著提升。机身重量控制在730g(不含电池和卡),比上一代轻了约7.5%,在中画幅里也算轻巧。在798艺术区里,连续几小时举着它穿行于各个画廊与
乐凯 C200彩色胶卷于2025年7月17日在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正式上市销售,市场反响热烈,每卷定价59元(含冲扫和打印6寸照片费用)。此次复产不同于简单复刻,其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所有关键原材料完全国产化,摆脱对进口的依赖;二是自主研发纳米涂层与环保显影技术,提升成像性能与环保性。技术团队经过18个月与高校合作攻关,即便面对进口原料断供风险,也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和性能超越:显
设计与便携 轻薄与质感的双重突破 翻盖形态一直是 Galaxy Z Flip系列的标志,而Z Flip7在延续经典的同时,将轻薄做到极致——折叠时仅13.7毫米厚,重量188克,放进口袋几乎没有负担。外屏与背板均覆盖康宁Victus第二代大猩猩玻璃,边框采用坚固的装甲铝材质,手感冰凉扎实。全新精工装甲铰链是此次升级的重要亮点,较上代更纤薄,并重新优化内部结构,让折叠、展开的阻尼更平滑,同
iQOO Z10 Turbo+正式发布 iQOO Z10 Turbo+正式发布8月7日,iQOO正式推出“性能续航双王炸”Z10 Turbo+,首销价2199元起,国补到手价1869.15元起。这款手机搭载最新一代3nm全大核架构天玑9400+旗舰平台,配备具备卓越手游图形渲染性能的Immortalis- G925GPU,携手旗舰存储组合——LPDDR5X Ultra(9600)和UF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