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3年3—6月,中国儿童中心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在全国东、中、西部11省12市开展了中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调查。基于抽样调查数据,围绕家庭教育的目标、手段、结果三个环节分析当前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与问题,展现各类家庭在家庭教育上的差异性。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家庭教育仍然具有高期待和密集投入的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母亲主导和代际分工,普遍认可
摘 要:随着数字媒体与我们生活的深度融合,数字素养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必备的素养,因此,数字素养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空前重视。然而,目前各国数字素养教育大多聚焦于培养青少年安全有效地使用数字技术的通用技能,对数字素养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关注不足,致使数字素养教育与青少年实际数字生活缺乏联系,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以青少年在微博社区中的互动行为为例,提出完整的数字素养内容应包含使用数字技术的通用技
摘 要: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弹性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一项持续3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团体干预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促进作用。以河南省某农村中学的254名留守学生为被试,以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其在初一、初二和初三时分别进行了3次测试,考察他们心理弹性的发展水平,以验证干预效果。结果发现,通过干预,留守儿童在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等心理弹维度上的发展趋势呈“U”型变化
摘 要:以本纳的“教育自身的逻辑”以及马尔库塞和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的论述为理论基础,采用参与式学习体验与主题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儿童在线通识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考察,探讨其合理性与问题性。结果发现,由肯定性教育观导致的教育强加、由消费异化导致的单向度教育、由意义性认同导致的符号性消费是需要集中反思的关键问题。拘于结果的“能力本位”追求、限于内容的课程精致化设计、囿于灌输的“变相知识”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带来
摘 要: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普遍存在资源短缺、功能不足等问题。校外教育在对接教育需求、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具有优势,是改善学校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格局,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道。本文选取东南沿海某省中部X小学作为个案开展质性研究,分析其课后服务的“脱嵌”困境,提出校外教育资源助力乡村学校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补充课后服务内容;提供师资培训;借鉴校外教育评估经验;鼓励校外优质师资
摘 要:国家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范畴,强调将非遗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基于STEAM理念,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课程开发资源,设计兼具教育价值和非遗传承意义的研学旅行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框架、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需要注意:增加课前预学环节,优化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评价效力;结合本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管理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干部职工内驱力。文化管理是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来驱动机构系统地思考管理行为的方法,成为校外教育机构管理者可选的管理模式之一。本文结合学校文化管理的研究成果,对校外教育机构文化管理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凝练出理念和实践双要素,以及明理、善人、治事和化物四种策略的模式。从党建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志愿文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妇联所属校外教育阵地高质量发展。4月11日至12日,2024年全国妇联系统儿童活动中心工作会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妇联系统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研究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任务。儿童活动中心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团结广大儿童工作者做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