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一种情感实践,情感与激情、认知、信念有密切关系,情感应成为教师研修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当前的教师研修侧重把教师作为认知主体而非生命主体,忽视了情感促进教师研修提质增效的价值。情感以底色、媒介、境界三种形态介入教师研修,激发教师教育激情,激活教师思维认知,提升教师教育信念。具身体验式研修、思维冲突式研修、信念反哺式研修能发挥情感在教师研修中的价值。
摘要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间十分钟”以学生的需要和诉求为原点,反映了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热切关怀。从学生个体生命的视角透视“课间十分钟”,对学生生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课间十分钟”能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尊重并顺应学生的“好动”天性,成为并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指向落实“课间十分钟”,需要以生命安全教育为本,呵护生命的本体性;以生命成长教育为支撑,尊重生命的社会性;以生命意义教育为引领,丰富生命的精神性,从而将“课间十分钟”真正地还给学生。
摘要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开展,有赖于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培育。由于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障碍、学校跨学科相关资源与时间的限制、跨学科学习相关评价体系的不足、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培训的缺乏、教师持续的动力与激励机制欠缺等阻力因素的存在,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培育面临重重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需打通知识壁垒,构建跨学科教研共同体;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时间利用的灵活性;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实现跨学科教育的全面评估;强化精准培训体系,构建跨学科培训内容;激发内在动力,构建持续激励机制。
摘要乡村小学教师的数智化成长具有重塑和拓展教师的教育空间、调整和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推进与重构教师的能力结构优化与推动教师的队伍建设转型等价值。但整体来看,目前仍旧面临数字超载削弱行动动力、支持体系供给薄弱、内生发展负担过重、人智共融意识比较欠缺等多重问题。对此,可以通过优化顶层设计给予乡村小学教师成长政策支持、借助完善资源保障推动乡村小学教师成长资源供给、依托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数智化发展内生自觉、确立发展目标来深化行动的科学性等维度,对乡村小学教师的数智化成长进行系统性重构。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教联体协同育人机制是破解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创新路径。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为指导,基于教联体协同机制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六大特征,以儿童需求为核心,整合家庭、学校、社区和医疗机构资源,构建“预防—干预—支持”的全链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出分级预警、家庭教育赋能、实践活动开展、跨学科协作和数字平台建设五大策略,强调通过游戏化、轻量化和动态化的方式提升协同效能,为破解心理健康教育碎片化问题提供了实践方案,助力实现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目标。
摘要关键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职业体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需要以关键能力发展为导向重构活动逻辑。关键能力视域下小学职业体验活动的设计应基于价值引导、实践探究、合作创新的三维定位,构建“问题导向—沉浸体验—多元评价”的活动框架,并通过落实关键要素、创新体验方式、整合多方资源等实施策略,实现职业体验与关键能力培养的深度耦合,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摘要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急需向数智化转型。基于循证教育理论,构建“诊断一形成一总结”三维动态循证评价框架,并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建“诊断链—素养圈—发展环”循证评价模型。通过“鱼菜共生系统探究”等案例验证,探索借助智能工具实现“学情分析—学程优化一学业述评”的实践路径。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启动“聚核”思维,实施结构化解读。有了结构化解读,方可见文本之完整脉络、主体意蕴、精妙笔法,方可聚文本之核心、明任务之主线、得表达之精髓。运行结构化解读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好凝练之法,以一字开花、一词贯通、合一命名、完形布排等方法对解读的成果加以凝练;二是掌握提升之道,沿生发和纵横两条路径有效提升文本结构化解读的成果;三是丰富化用之策,可采用分角、分栏、分步等策略,高效运用结构化解读的成果。如此,师生方能见树木亦见森林,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也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为推动读写实践从学科本位转向素养融通,应将跨学科学习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读写教学。首先,从教材出发,寻找多学科协同的“融合点”和生活话题的“触发点”,整合资源凝练跨学科读写主题。其次,通过“教一学一评”一体的跨学科读写任务贯串实践过程,以情境构建、任务串联、工具支持和学程推进的教学路径赋能表达,促使学生形成认知图式,并在真实情境中迁移运用。再次,逆向设计“导学—促学一展学”评价系统,通过成果展评、场景融评、学科联评三维策略反哺教学。
摘要我们将数学课堂上“学生有关联地学和教师有结构地教”简称为数学“联结课堂”,它着力发展基于联结思考的系统思维能力、整体建构学习力。在深入开展联结性学与教的活动中,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培养学生求联探索的学习品格、系统规划的做事习惯、胸怀全局的做人态度、整体联通的审美精神等育人目标,进而实现在整体建构和系统思维中育人。
摘要生活体育课程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门主题式学习课程,课程采用“生活 + 体育”的融合教育模式,具有知识涵盖面广、组织结构多样、设计灵活多变、操作延展性强、时空跨度长的特点。课程实施需要把握整体、实用、高阶原则。课程通过开放性教学情景、内生性教学方法、递进性教学安排三个层面的设计,教学需创设真实情景、着力聚合联想、开展有趣参与、推进完整体验,从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摘要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教育智能体赋能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价值日益凸显。教育智能体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通用模型开发构建,具备多模态感知与增强生成、自适应学习路径规划、多角色交互与进化、多维度评估与反馈等功能。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构建“三阶一体”阅读教学应用策略,使教育智能体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分别赋能学生的整体感知、文本理解、欣赏评价及创新运用。在教育智能体赋能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中,需以识字写字为基、深度阅读为翼,以技术赋能为器、人文浸润为魂,以个性阅读为径、同侪协作为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 词教育智能体;人工智能;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引用格式王克伟,赵可云,张乐文.教育智能体赋能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教学与管理,2025(23):51-55.
摘要小学生代数思维的培育是做好小初衔接的必要选择,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代数学历史发展视角、课程内容编排视角、儿童认知心理发展视角探讨学生代数思维培育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实践路径:挖掘代数思维因子,体现结构模式;理解等号双重意义,聚焦关系思维;关注算式结构性质,培养一般化思考;注重寻找模式,渗透函数思想;运用数量关系推理,发展代数推理,进而有效培育学生代数思维,涵育核心素养生长。
摘要英语绘本图文并茂兼具故事性,是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素材与有效载体。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从拓展思维空间、搭建写作支架、丰富表达内容三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支持,并且引导学生对照绘本制定写作的评价标准,让写作教学与绘本学习关联融通,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摘要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生动力,促进数学高阶思维发展,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设计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时要融通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平衡知识掌握度与活动参与度、关注思维进阶与社会情感发展。在设计与实施具体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时要以素养为旨归、目标为核心、任务为关键、工具为支架、实施为要点,从而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效果。
摘要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是加强学生学科知识理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必然要求。基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人类健康和道德伦理四个方面分析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内容资源,探索小学科学教学中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教学路径:确立议题主题——创设议题情境——构建论证模式——完善论证评价。
摘要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小学生成绩报告单因应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转型的背景,既体现学生的科目成绩情况,又呈现学生的学习技能与习惯情况,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体现出鲜明的“软硬结合”且“重软轻硬”的评价取向;评价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突出过程性评价与“等级 + 评语”的多维度综合评价。安大略省小学生成绩报告单启发我们:要系统构建和完善多维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评价方式,着力未来素养培育,重视多类课程评价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