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个季节,我最喜欢的可能就是夏天和冬天了,不喜秋天。 同事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为啥不喜欢,为啥不高兴呢?虽然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秋天对农人来说是喜悦的季节,但在我的记忆中,丰收很快就能结束,而秋天最广泛的,是萧瑟的秋风和万物的衰败,枯枝败叶,万物萧条,一片肃杀,实在让我喜欢不起来。 至于夏天,小的时候喜欢艳阳高照的日子,因为这样的日子可以肆意地玩,而年纪愈长,尤其是变成一个文青后,却越来越
作者自画 我是生于赣南红土上的一位少年,心怀青衿之志,胸揣致远之心,执笔书流水,负手观云涛。观史论今,心有所思,行弈手谈,心有所感。可于午后携卷相阅,亦可夜晚活跃奔走。所爱者甚广,所擅者亦繁,但须行之路仍漫长,任重而道远! 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题记 我是谁?泯然众人,千千万万矣。 我是谁?一生客家人,一腔客家魂。 我,是衣冠南渡后,踽踽独行在江南的
新作文:你的写作习惯是怎样的?是什么引发你对一篇文章的写作? 邱思博:我习惯于确定好素材与写作方向再开始创作。没有好的素材,创作便没有热情,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为凑字数而强挤出来的文字令人烦闷。相反,若有素材,则洋洋洒洒写上千字也不觉过。此种创作写得越多,心情越舒畅。所以遇到好的写作素材,当记于脑海或纸张,则可以佳作频出。当然,一定的写作功底也需要具备。 新作文:为什么会选择“客家人”这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南北方对冬天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当北国被冰雪精灵覆盖,南方依旧如春日般温暖熨帖。在文人笔下,我们更能明显地感受到地域的差异。 寒冷单调的冬天,在文人眼里充满了独特的韵味。文人笔下的冬天,多姿多彩,或明澈,或浓郁,或婉约,或轻灵,呈现了不同的景致风韵。文人笔下的冬日,有大雪压枝的松竹、傲雪绽放的红梅、暖意融融的火炉、鲜香四溢的烤肉、沁人心脾的温酒、化雪烹煮的香茗……一幅幅充满诗情画
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太姥姥家的那棵小桃树,它在阳光明媚而又热闹的后院静静生长着。每年春天,盛开的花朵粉红、可爱,恍若美丽的仙子。如今我站在这杂草丛生的后院,看着面前干枯的树桩,内心无比空落和悲伤…… 小时候,我清晰地记得,太姥姥的后院中栽了一棵小桃树,我常常去后院看着那棵小桃树,它的枝条那样纤细,似乎风一吹便会折断。 桃树渐渐长大了,开花结果了,太姥姥时常摘几个桃子,塞入我手里。我咬一口,又
总有一些光能透过岁月的斑驳照进我的心里。 ——题记 秋风起,树叶儿黄,碧空澄澈,万里无云,我吹着凉爽的秋风踏上了归途。回到农村老家,推开那沉重昏暗的柴门,最醒目的物什便是那支锈迹斑斑的手电筒。我上前将它捧在手心,好像有一股暖流缓缓流进我的血脉,那道熟悉的光亮在眼前若隐若现。 我是奶奶悉心照料长大的。小时候我十分顽皮,跑出去时常常草草应对我身后的嘱咐。有一次玩得忘我,竟没有注意到那早已落下的夕
青春的平仄,寄托于心间,吟诵于日常。有人荒度青春,只求寻得那一汪桃花源,而我却痴入这当下青春的平仄诗篇。 每当阳光透过我的窗,散在我房间的各个角落,伴随着心跳与呼吸,又是新的一天开始。即使是早餐的一杯牛奶、一碗热干面,又或是奶奶的一句问候,都能让我感受到日常的亲与贵。上学路上,总有清风拂过脸颊,无论严冬酷暑,这种特有的心境只有正值青春,才能体会到。不必抱怨要起多早,能睡多少,正值青春的我们何不大
“沙沙沙,沙沙沙……”雨点打在窗玻璃上,也砸在我沉重的心上。天空灰蒙蒙的,下着雨,雨虽然不是很大,却限制了我的行动。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望向窗外,同学们都在上体育课。他们嬉戏着,打闹着,互相追逐着,肆意而欢快的笑声时不时地穿过窗户飘进来,让我好生羡慕的同时,也感到很烦恼——为什么我多了两个小耳朵,要戴助听器呢? 这两个小耳朵从幼儿园开始就跟着我了。当时我问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没有,而我要戴助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题记 重回故乡,岁月腐蚀了朱红的门漆,吞噬了傲娇的门神画像。推开院门,墙角那棵梧桐树呼唤着我,小院荒凉,“亲人已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 静立于梧桐树下,片片枯黄的梧桐叶迎风起舞。拾起一片梧桐落叶,端详着,不禁思索起它年轻时的模样,必定是脉络分明,青翠柔嫩。云卷云舒间思绪飞涌。 记得幼时,爷爷骑自行车送我上学。燥热的夏天,爷爷在一排排梧桐树下骑车,
幸好,这一沓裁得方方正正的诗篇,几经辗转,都还在。 那天我不经意间翻到了这沓诗篇,几十张纸叠在一起,足足有几厘米厚,时间的烙印使上面的字迹失去了原有的模样。我细细摩挲着纸上的一笔一画,以及爷爷与我的那段岁月。 爷爷在我不多的印象中一直是个执拗的人,做什么事都极细致。自打我记事起,爷爷便教我识字背诗,充当了我的启蒙老师。他的字是极好看的,也会写文章,打小就令我羡慕。他在很多目不识丁的老一辈人群中
作者自画 我今年初一,是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我认可并欣赏自己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我引以为傲的资本,这些都激励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冬天,是江西最迷人的季节。山河湖海整个被冰雪所覆盖,犹如一幅精致的水墨画,诉说着大地沉睡前的宁静与和谐。江西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那样白雪纷纷,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每年冬季,晨雾总会造访家门口或
雪后初晴,走出家门,穿行于胡同,感受凛冬中的北京之美。路面,墙头,都盖着一层薄雪,显出几分静谧。路两侧小小的院门,红漆有些暗沉,贴着的威武的门神,怒目阔鼻,依然有“邪祟勿进”的威严。门墩上趴着的石狮已风化到只能依稀辨别口鼻,它们的头上顶着一撮白雪,多了一些温柔,但仍尽职地守护着这里的富贵与平安。寂静中传来一阵嬉闹,几个孩子打着雪仗,从我身边跑过。他们手中的雪球砸在路边粗壮的大槐树上。也不知那槐树印
暑假里,读了《岳阳楼记》,看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后,我很想一睹这千古名楼,便来到岳阳。下了火车,街巷里一片车水马龙,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拎着大包小包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我没在酒店停歇,直奔岳阳楼。 时间还早,我便来到洞庭湖畔,些许薄雾笼罩在湖上。天气阴沉沉的,来时的匆忙令我有些劳累,我便坐在巴蛇塑像下休息,回想起后羿斩巴蛇的传说。这个故事已传诵了千年,而洞庭巴山这片山水从未改变。
蒋家承袭水墨,代代相传,每代都有一位“掌墨人”。我外公就担此重任,习得精湛画技,留白最为精通,想要将画纸上的留白技艺传于我,不想竟以身入了此道。 留白,原为中国画之画式,空白乃其第一式。阴阳相接,以空白描意境,徒得三两轻舟其上,大川大海则兀然成形。绘神而不描形,形散神聚,意境深远。免去西方色彩的油腻厚重,与其传统的创作核心大相径庭,主张以无画有,独觅素雅清静,有聆竹海、卧松云之妙。“松含风里声,
母亲是个果敢的女性,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总戏称她为“赶路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不爱出门了。我不想见人,总想赖在家里,心情也愈发沉郁。我称之为“宅”。 暑假来临,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她直截了当地说:“我买了机票,五号就走!” 五天后,我坐上了去西藏的火车。 很不幸,第一次进藏的我还是没能战胜高原反应,心中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每日只想待在那供氧的酒店里舒舒服服地躺着。但母亲又怎会
请你打开一扇窗,因为阳光会倾泻下来,铺满绿叶与心间。 昨夜,暴雨不期而至。我枕着嘈杂的雨声,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得大睁着眼望向天花板。繁杂的雨声夹杂着狂风的怒吼,我不禁担忧起窗外花架上的那株绿苗来。它此刻一定在暴雨狂风中不住颤抖,枝叶早已湿透了吧?想着想着,一种不安爬上心头,我却没有力气更没有勇气去看。 其实我总觉得这株苗和我挺像的,瘦瘦的,看上去弱不禁风。它应该和我一样,都害怕这么恶
天际露出了鱼肚白,整个街道都是清清亮亮的。阳光透过淡淡的清新的雾气,温柔地洒在街道上,别有一番赏心悦目的感觉。 街道边的早餐店早早地开门等候着顾客。蒸笼被热气包围着,人们在包子铺前排起了长队,老板更是忙得不亦乐乎。“老板,我要俩包子!”“老板,给我来两根油条,一杯豆浆。”…… “好嘞!”老板微笑着边打包边一一回复顾客。 街道上的车越来越多,伴随着汽车的鸣笛声,很多学生都在街道边等待着同伴一起
夜色渐渐深了,夜风在街道游荡,大地陷入了黛色的寂静。月光打在茅屋上,风的呢喃将人们送入梦乡。 这是石壕村平常的一夜。 杜甫侧卧在床上,翻了个身,床架随之吱吱作响。他是在傍晚到达这个小村的。当他来到村东一户人家院前时,门敲了许久,才开了一道小缝,露出一双惊惧的眼睛。待他说明来意后,这家人才松了口气,安排他在西屋住下,但眼中的惧怕仍未完全散去。杜甫仍清晰地记得那双眼睛,那惊惧可溯至心底。这一切都不
明月如霜,静静地铺在这九州大地上。我抬头凝望天上那半隐于云中的月色,那柔和的月光仿佛直照进我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望着这醉人的景象,我不禁轻轻呢喃着。 是啊,这天上的明月,亘古不变地悬挂在那儿,照过了多少代人,又照出了多少璀璨呢?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窗外月胧明……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云闲水远,去远方之山,向生命突围。闲暇之余,同家人去远山,听说那儿景极优美,山顶为最,便想登顶见天地辽阔。 起初,山路崎峻,其间一条台阶路蜿蜒向上,我叹道:“翻山越,何时可至?”言罢,也得步履匆匆,紧紧向前。“这儿怎都是些乱石乔木,不见美景?”母亲张望这幽深之路,问道。 倏忽间,耳畔闻见歌声于空谷间悠然清冽响起,声中闻其人之爽朗。几番山重水复后,终见其人,面若醉翁,似无束缚,给我以豁然开朗之感
无限乡愁,皆化作甜味留千里。 ——题记 时间从指尖随风飘散而去,传统的吆喝声唤醒这条静谧的小巷,风拂过早已掉色的广告纸,抚平时间给墙带来的伤痕,携带着阵阵香气到孩童们的鼻中。孩子们吃着红薯,阵阵欢声笑语闯入脑海。顷刻间,记忆中独属于故乡的香甜也似乎随风吹到从前…… 幼时在县城,独自漫步在小巷。天气似乎又冷了些,我抖了抖身子,四处观望,树沙沙地抖动着,前方冒着热气,随之有声音传入耳中。 “烤
在静谧的夜晚,我从口袋里拿出璀璨如宝石的糖,轻轻地剥开,丢入口中,酸甜的滋味犹如时光魔法,唤醒我记忆深处的童年。 那时的我,可可爱爱,莽莽撞撞。很懵懂,却总能清楚地记住通往外婆家的路——那条窄窄的小巷。弯弯曲曲的小巷子里有一扇铁青色的门,每次只要轻轻一踮脚,摇几下门前的小铃铛,不一会儿,外婆那慈祥的笑脸就出现在我的面前。外婆是位对中医极为相信的长者。每次走进她的家,都有一股苦涩的中药味扑鼻而来。
作者自画 我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一切美好的事物,我的感情比较丰富,喜欢把身边的注意到的事物写下来,为生活的琐琐碎碎抹上独属于文学浪漫的色彩,我的生活有喜有悲,我更喜欢将这些喜悲写进文章里,用我的方式将这些情感生动化,把生活写得更有意义! 大榕树下。 有两个少年并坐着。其中的我偷偷捡起一片落叶,想趁机偷袭他。我转身准备把叶子飞到他脸上的时候,“啪”,清脆的巴掌声响起,一只手掌拍在我的脸上,力度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轻洒地面,温暖了冬日的校园,如同回忆不可遗忘。这样的表扬陪我一路走来,让我成长。 九月·初阳 初秋的凉风卷起树叶间的暗香,午后的暖阳斜跃上课桌。开学伊始,原本应擦肩而过的陌生面孔,因一个机缘相聚,自此要相伴往后的日子。 做完课间操的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都在灵活地跳绳,花样翻新,唯独我拿着跳绳腼腆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连续几天都是这样。这一天,作为班主任的他向我走来,问道:
封义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首届全国中语会学术先锋人物。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①,来从楚国游②。 山随平野尽③,江入大荒流④。 月下飞天镜⑤,云生结海楼⑥。 仍怜故乡水⑦,万里送行舟⑧。 【注释】 ①远:远自。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②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
从荆门出发 告别石板路上的欢畅 故乡的水在掌心 每一滴都是母亲的叮咛 山峦在身后渐远 平野在眼前舒张 江水奔腾向着大荒的方向 月下是飞天的明镜 云海幻楼是离别的景象 可眸中的温柔 只留给那把掬起的故乡水 故乡的水呀 每一滴都带着眷恋的光 在远行的岁月里荡漾 故乡的水啊 是心中的柔肠 无论多远都温暖心房
青年时期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于是他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带着自己年轻浪漫的心和建功立业的情,一路满怀激情地创作了歌咏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读完他的《渡荆门送别》,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如同涓涓细流,淌入我的心田,激发我创作了《掬一把故乡水远行》这首诗。 创作的初衷,是想要以一种现代的视角去重新诠释李白诗中的思乡
《沿着季风的方向》是中国当代作家刘子超的旅行文学作品,记录了他从印度到东南亚的旅行见闻和思考。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东南亚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自我的深刻思考。 作者带领读者穿越印度熙熙攘攘的街头,探访缅甸的偏远部落,感受柬埔寨的历史痕迹,以及在印度尼西亚的火山和老挝的布施中寻找心灵的震撼。其文字不仅记录了旅途中的风土人情,还深入探讨了当地人的生活方
在历史的长河中,东南亚始终以其独特的姿态,静默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它是一部多元文化的融合史。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艺术和建筑风格。在这片土地上,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潮流交织,既有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在节日翩翩起舞,也有高楼大厦在都市拔地而起,展现着现代文明的繁荣。 作者一路随着季风的方向去探寻,印证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一句话:“真正的发现
冬天,是蛰伏的季节,生命开始进入静养状态,动物们或进入沉睡期,或享受入冬前早已贮藏好的食物。人也一样。在冬天里,你的家乡是怎样过冬的?又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呢?
冬天,在北方,是一个闲适的季节。春天要播种,夏天要除草,秋天要收割,只有冬天,谷物已经入仓,农活基本结束,而天气越来越冷,河流冰封,大雪普降,乡村的人们开始了他们一年中最闲适的时光。 农村里没什么娱乐,冬天里也不适合户外活动,人们只有聚在一起打打牌,或者串门唠嗑。孩子们则不同,越冷,越要往出跑。去河里滑冰,不小心踩破冰面湿了鞋,便去河边地里捡点秸秆点着了烤鞋子,烤得鞋子直冒热气。或者去雪地里用细
也许是天生体质瘦弱的缘故,我对吃食兴趣不大,但这只限于春、夏、秋这三个季节。霜降一过,立冬来袭,我全身每个毛孔都会踊跃起来,开始发声:给我食物……可不是随便一种食物就可以,必须是家乡特制版酸菜,才配得上我的味蕾。 家乡的冬日,家家户户必要腌制酸菜,这几乎成为一种仪式。 必得是一个晴好的日子吧,起大早,赶大集,妈妈沐浴更衣,戴上劳保手套,去挑选腌制酸菜的材料。一般得是萝卜缨子肥满、新鲜、少虫口,
冬至那日,宰羊祭祀是我们村的头等大事! 为什么是冬至?为什么宰的是羊?村里人说不出所以然,只说:老人传下来的,保平安。 在以煤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山西县城,那些年,村里的年轻人以在煤矿上班为荣,保平安自然是重中之重。父亲是煤矿的技术员,时不时要下井检查,所以每年冬至,我家也是要宰羊的。一头羊千余元,在农村顶得上几个月的生活费用,但母亲从来没有过半分不舍。 很奇怪,看了很多年杀羊,我印象中并没有什
生活在城市中,四季轮回只能昭示衣物的增减,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触。记忆中每逢冬季,家中似乎有冬至包饺子的习俗,但随后也渐渐被遗忘。那么,我们就从节气谚语中来感悟冬季的魅力吧! 譬如小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不仅预示着天气日益寒冷,也象征着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丰收的期待——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其中有什么含义呢? 首先,小雪落雪预示着来年的雨水均匀,无大旱涝。这
古典诗词中,冬季的别称甚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平仄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你知道这些独特的别称吗? 答: 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唐代诗人杜甫在《遣兴五首·其一》一诗中写道: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九冬: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中有句云: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