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指向 “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襟怀、崇德尚义的观念……传统文化的人文之光烛照中华民族数千年,今天依然给予奋进新征程的我们以温暖和力量。”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怎么进步,德育教育永不过时。对每个中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掘榜样力量,担负社会责任,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好少年。 文题亮相一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哨声响起,却瞬间被同学们的欢呼声淹没。我静静地站在比赛场地上,此刻,全世界就只剩下我“砰砰”的心跳声。 我去年便加入了学校的排球社团。第一节课时,排球老师说球类运动并不难,只要你认真练习,及时调整方法就没什么问题。我听了,觉得非常简单,练习时便不再用心。 直到老师在社团组织了一次垫球比赛,我才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勤于练习的同学垫得又快又准又稳,几乎没有失误。再看看我,因为缺乏练习,垫了一两
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进与退是青春的博弈台。 ——题记 在漫漫人生路上摸索时,我们既要学习古人“退避三舍”的从容,也要拥有“披星戴月”的勇气。与自我争锋,与自我谦让,进退自如,方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置身题海·苦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次考试的惨状仍历历在目,但在内心深处,我不甘人后,更不愿输给昨日的自己。于是此后的无数个夜晚里,我挑灯夜读,投身题海。书桌前零碎的试卷,是知识,是
鲁迅先生曾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佳作,我们可以跟随大师的笔触,仿写经典,在浓浓的“中考硝烟味”里,细嗅“语文的芬芳”。 一、素材的挖掘与应用:从经典课文中寻求灵感 1.从经典课文中提取情感素材。 如,《背影》中刻画了父亲“颇具意味”的背影形象,我们写“父爱”也可以从细微处入手,如写父亲的手从细腻变得粗糙,再到布
主题呈现 神舟启新程,天宫再会师。2024年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九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胜利会师。至此,“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这次任务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
预测理由 落实核心素养,提高阅读能力,散文阅读是比较合适的文本类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虽然自然天地的美“不言”“不议”“不说”,但带给我们的感悟却是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读写景散文,不仅可以收获美“景”的视觉欣赏,还可以收获美“言”的表达技巧。这些文章不仅能带领学生走近并认识自然的美,更启示了学生该如何去表达美。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噼啪啪地引爆了春天。 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
古话讲:“民以食为天。”生于岭南,对早茶自然有一种深刻的情结。 走入宽敞明亮的茶厅,只见里面热闹非凡,人们熟练地倒水沏茶,小吃车穿梭在茶厅的各个角落,里面装着各式的美食。 佛山人在早茶里品美味。烧一壶热水,沏一杯暖茶。淡淡的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顺着食道一路向下,暖遍全身。说起早茶,自然是少不了那各具特色的点心。点一煲艇仔粥,吃上一口,粥底和鱼片、瘦肉等菜料混合在一起的香味在口中绽开,流于唇齿之
时光如流水,把很多记忆冲刷得荡然无存。在那些零散的记忆碎片里,最闪耀的是留在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那一幕。 放假前一天。“日历撕去一页接一页的”,奶奶喃喃自语,“你什么时候回家看奶奶呀?是不是把奶奶给忘了?”那声音小得让人听不见,不像奶奶爽朗的性格。电话另一头的我,听到这一番话,心里十分愧疚。我已经连续两年没能回老家看奶奶了。假期要上辅导课,很多事压得我喘不过气,但这次我忍不住脱口而出,大声说道:“
有时候,我会呆呆地望着窗外,心里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是靠着什么样的信念和力量来支撑自己走完生命的历程呢? 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与我同龄的少年们每天都朝气蓬勃,欢声笑语洒满了他们所经过的路。再看看自己,好像与他们的生活并无半点差异,同样是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锻炼,他们就好像没有烦恼一样,活得轻松自在。可我只觉得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吃力,好像身上压着千斤重的包袱,令人喘不过气
内容介绍 在缓缓流淌的岁月长河中,家风文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家族前行的道路。它是先辈们留下的精神瑰宝,无声地诉说着家族的信念与追求。从日常的言行举止,到重大抉择时的价值导向;从邻里相处的和睦之道,到面对困境的坚韧态度……家风不仅塑造着家族成员的品格与气质,更深深影响着社会风气与文明进程,我们应当弘扬家风文化,以家训、家规、家诫约束自身,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家风”文化深入人心,让传统文
家风,顾名思义是家庭的风气,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好的家风是家庭的重要资源,是遗赠子孙的重要财富,而读书却是家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50岁的农民工朱彦军从黄土高坡的小山村登上以诗会友的大舞台,离不开他良好的家风和他父亲的引领和示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家教故事,到“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
文题亮相 桃之夭夭是春的魅力,橙黄橘绿是秋的魅力,清词丽句是诗歌的魅力,无私无畏是英雄的魅力,宽容善良是人格的魅力,责任担当是中国的魅力……魅力无处不在,它引领我们走在追求梦想和实现美好人生的旅途中。 请以《 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空缺;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④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思路导航 1.确定主题。
又是一年春节。窗外,大人都在忙碌着,我坐在桌前剪纸,“咔嚓咔嚓”,红色的纸片随着剪纸的声音缓缓飘落。 拿着剪刀,我的手腕灵活地转动着。起初,我的动作十分流畅。然而剪到细节处时,我的掌心逐渐被汗水浸湿,内心也涌上了一股焦躁的情绪。“咔嚓”,鱼鳞处的纹样被我剪断了!鱼肚空了一大块儿,一条不成型的“鱼”正病恹恹地躺在我手上,似在抱怨我的笨手笨脚。 我看着剪废的纸,想起了曾和母亲观赏窗花的情景……
夏的魅力实在令人无法拒绝,只要走进夏的天地,你便能感受到四周的绿叶红花,满园的百鸟欢歌。 夏是一扇爬满地锦的窗户,无论太阳多么暴烈,风雨多么放肆,地锦枝蔓给你看到的永远是一片片数不清的绿莹莹的叶儿。无论是晨露未干的早晨,还是归鸟啁啾的黄昏,或者是月光如水的静夜,你总会想伫立在这块绿色的窗前,与碧绿的地锦进行一番无言的亲近:看它绿浪滚滚地生长,看它出落得枝叶繁茂,活像个待嫁的姑娘。夏,就是这样具有
主题导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风传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风箴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体现着良好的家风。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家风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无尽的美好和温馨。它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的珍贵财富,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和精神力量。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孝顺、诚信、勤劳”。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家也继承和弘扬了这一传统美德。记得小时候,对于孝顺,爷爷总是对我耳提面命、谆谆告诫。他教导我要做一个孝顺的人,经常给我们讲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他说:“一个人如果不孝顺,连禽兽都不如。”后来爷爷过世了,父亲给我们讲述了爷爷
曾看过这样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是啊,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折射出父母的教养。 我的父母是普通劳动人民,没多少文化,但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我。 “诶呦,瞧把我孙女给瘦的。快!多吃点!”当奶奶将那盘我垂涎已久的菜移到我的面前时,老妈会默不作声地将它重新移回去;饭桌上,当我喜形于色、唾沫星子横飞时,回应我的只有筷子与饭碗碰撞的声音。看着父母都在细嚼慢咽,我也